浅谈高职院校老师观念更新与提高工作质量关系浅谈高职院校老师观念更新与提高工作质量关系 摘 要: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进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变教育观念,加强主体性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出高科技时代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观念;素养教育;主体性教育;高职院校;老师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36-0063-02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进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在掌握必要文化的同时,教会学生猎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进展的需要。”可以说,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是素养教育的灵魂;培育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素养教育的核心,所以作为职业教育老师一定要教会学生猎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一、教育观念要改变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或者说新的教学思想,“素养教育”出现在当代并非是偶然的。在一定程度上,“素养教育”是人类社会进展到今日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 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对传统教育的变革不仅仅旨在教育形式上,它势必会引起包括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在内的全方位的变革。在当前,素养教育思想的兴起,教育观念必须改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来说,知识的全面掌握与能力的充分进展是必须强调的。但是,不能只是强调掌握科学知识,不能只是重视进展认识能力。在观念上,不能只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职业教育必须在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以及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重视培育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具有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 2.在职业教育中,个体素养的形成,不是靠单纯的的认识活动就能够实现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心理活动是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统一体,只有同时调动这两种心理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传统的教育以个体认识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的,因此,在教育观念上必定地只关注学生的认识活动过程,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异常丰富且充满活力的情感世界,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全面而生动活泼的健康成长。 3.在职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