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负弯矩预应力智能张拉的应用浅谈高速公路负弯矩预应力智能张拉的应用 摘要:福建龙岩漳永高速公路 A7 合同段共有桥梁 5 座,上部结构的负弯矩张拉均采纳智能张拉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实现预应力张拉全过程自动化,对工程施工的质量的控制、效率的提高以及法律规范化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负弯矩 ;预应力智能张拉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预应力张拉工艺存在诸多缺陷,无法保证预应力张拉的精度,效率低下。面对相对完善的预应力结构设计,落后的预应力施工工艺与其极不相称,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因此,充分利用现在成熟的高科技技术成果―计算机技术,改进传统的预应力张拉工艺是目前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福建龙岩漳永高速公路 A7 合同段为有效避开此类现象的出现,率先对负弯矩张拉引进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替代了传统的负弯矩张拉方式,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预应力张拉全过程的自动化,有效的解决了难题,消除了因传统张拉引起的安全质量隐患。 一、工程概况 福建省龙岩漳永高速公路 A7 合同段共计 5 座桥梁,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为连续 T 梁(钢构 T 梁)先简支后连续(钢构)。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基准期为 100 年,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T 梁现浇连续段采纳 Φs15.2-5 钢绞线,镀锌双壁波纹管,锚具采纳 OVM 锚固体系。全线共计 30mPC 砼 T 梁 415 片,其负弯矩预应力施工采纳两端同时张拉。锚下张拉预应力未计入锚口摩阻损失部分。计入锚圈口摩擦损失,钢绞线最大控制应力不超过 0.8fpk。 二、传统负弯矩张拉工艺存在的缺陷 目前传统的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工艺,张拉过程中通过张拉机具的压力表读数直接来控制张拉力,普遍存在压力表读数不稳定、油压表控制误差大等问题;预应力筋伸长值采纳钢尺人工测量的方式来控制,误差也很大。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工艺很难保证预应力张拉精度。预应力张拉精度是预应力结构安全与正常运营的首要条件,预应力张拉精度失控将造成预应力结构失效、破坏。 传统的负弯矩张拉工艺中具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张拉力控制误差过大 预应力值的测定直接影响预应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传统张拉工艺利用人工读取机械式油压表的读数来控制张拉力,不可避开地存在以下缺陷:(1)压力表不稳定,读数误差较大,读数速度慢;(2)压力表读数后,需换算才能知道张拉力的大小,形不成张拉力的直观概念,对控制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