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设计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中国古代史以中华文明为基本内容,而青铜文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之一。本课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展现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声音、图片、影像和文字资料,丰富教学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制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积极动脑、动手参加自学、讨论、练测等学习活动中,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欣赏联合国“世纪宝鼎”图 在联合国成立 50 周年前夕,收到了中国人民赠送的宝贵的礼物--世纪宝鼎。这个大型青铜器,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 0.5 米,象征联合国成立 50 周年;鼎身高 2.1 米,象征 21 世纪,底座上饰 56 条龙,象征华夏的 56 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雄伟杰作。你知道吗?它的制作是以商周时期的大鼎为范本设计制造的。让我们共同走进灿烂的青铜文明时代,学习第 5 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二、讲授新课 设计 1:导学提示 第一步:图片赏析 请同学们欣赏商周时期青铜器图片,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第二步:问题导读 阅读课文第一目内容,并思考: 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 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 3、青铜制造中的有:、。 4、除青铜制造外,夏、商、西周的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这个时期,的制造也很兴盛。 设计 2:拓展沟通 拓展一:展示图文资料,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农民发现司母戊鼎的经过,引起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配以模型或照片,讲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冶炼过程,使学生对当时青铜制造业的高超水平有进一步深化的了解。 拓展二: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究与发现》栏目录像资料,展现“三星堆”文化的独特神韵。 文字介绍:北纬 30°线,一条看不见的曲线然而却具有非凡的奇妙魔力,它所经过的是地球上最亮丽、最奇妙的风景线: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沟、最奇怪的湖泊、金字塔百慕大、撒哈啦、神农架……我们不得不惊诧三星堆文化遗址也位于这条奇妙的北纬 30°线上。 设计 3:合作探究 青铜器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在学习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