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摘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不卑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热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关键词:关怀了解尊重信任学生 一视同仁 热爱学生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责是把学生培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教育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左右,又存在许多互相关连的关系。对这些因素、关系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其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则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老师处理这些关系时所表露出来的言谈、行为举止,对其教学、教育效果有着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老师就必须要热爱学生,而且是每一个学生。 一、热爱学生包括非常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1.首先是关怀和了解学生 对学生的关怀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思想品德方面,注重学生道德观念、是非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引导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帮助其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身心进展方面,既要注意身体健康,又要注意其心理健康,培育良好的身体素养和心理素养,为将来的进展打下坚实基础。 要关怀学生就必须先了解学生。否则,便不知从何爱起。对学生的了解应当做到全面、客观、深化。全面了解学生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对于一个学生,你不仅要了解其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情况,还要了解某一方面或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而客观是取信于学生的关键。客观会使学生觉得老师是公平公正的,能妥善地解决问题。而深化则是对学生的分析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去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 2.其次要尊重、信任学生 尊重与信任学生,是老师对学生思想品德,学识才能,管理能力等的肯定,它能给学生的进步带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对于职专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职专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精神,对事物有一定的是非推断能力,但自控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出现违纪违规的行为并不少见,作为老师不能因此而对这些同学责骂、挖苦、讽刺甚至卑视,更不能通过体罚或变来以罚代教。如有些老师因为作业或考试做错,便罚抄多少遍,有的学生上课讲话或搞小动作,要么罚站、要么赶出教室,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更多的时候是适得其反。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加剧了师生的对立情绪,使教育难以继续教育或深化进行。 3.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一个班里有好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