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探讨现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探讨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也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移动,因此,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更重要的是实现道路与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的和谐有机统一。本文先阐述我国城市道路设计的现状,再分析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最后重点讨论现代市政道路规划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现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1 道路人性化设计问题 长期以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偏重于解决机动车的交通问题。而在如何处理好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考虑较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城市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城市道路设计不仅要考虑有用、安全,更要满足舒适、美观、方便的要求,为人们制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在今后的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大力提倡并注重人性化设计,共同推动社会文明进程,提高城市的品味。 1.2 城市道路的功能设计 1.2.1 城市生活性道路 其设计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纳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纳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1.2.2 商业性道路 这种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之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纳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1.2.3 景观性道路 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通常绿化率不小于 40%,总宽度应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休闲、休憩和绿化营造为主,人行道要求比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灵活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