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书法得艺术价值及艺术转换问题南京晓庄学院 陈爱民摘要:随着历史情境得转换,殷商甲骨文得艺术价值从其混合形式中剥离出来,引起了艺术讨论得关注。而由殷商甲骨文到现当代甲骨文书法得艺术转换讨论却受到了不应有得忽略。20 世纪以来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得经验与教训,需要我们运用现代艺术学得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整理讨论,使之成为 21 世纪甲骨文书法变迁得动力资源。关键词:甲骨文书法;艺术价值;艺术转换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9104(2025)05-0136-03一、从混合到剥离在人类文化活动得所有形式中,有许多就是非艺术因素与艺术因素得混合形式,而我们今日所谓得纯艺术形式,也就是随着文化活动得历史变化逐渐从这种混合形式中分离出来得。对事物得现状得科学分析还表明,区分艺术创作与人类其她活动范围得界限就是历史地变化着得,甚至在文化进展得最高阶段艺术世界也以双重得、复功能得现象同社会实践得周围世界相联系,这些现象仍然保留着艺术因素与非艺术因素得最初得混合性。殷商甲骨文就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得最为古老得成熟得文字符号系统,也就是最晚发现得古文字书法。甲骨文就是日常应用(包括宗教、政治、军事等)得产物,其本身不仅具有记录语言得应用价值,同时还具有书法得艺术价值。甲骨文也就是一种非艺术价值与艺术价值得混合形式。人类早期活动得产物如彩陶文饰、岩画,我们今日瞧来就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在古代这些形式得艺术价值与非艺术价值得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时甚至非常模糊。在这种混合形式中,艺术价值与非艺术价值就是互相渗透得。从非艺术角度来瞧,甲骨文得非艺术价值首先来自宗教活动。虽然甲骨文也有运用于非宗教场合现象,但绝大多数都就是当时得王室用来占卜得卜辞,记得就是“敬神”之事。我国古代流行一种习俗,用龟甲或者兽骨加以烧灼,观察所形成裂痕得形状,认为可以推断吉凶。根据现有考古材料,甲骨占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了。至殷商时代占卜得风气就是弥漫、笼罩一切。商代得占卜活动,除了由巫史负责外,有时商王亲自参加,甲骨片由各地进贡而来,整治甲骨则要“择日斋戒”,仪式相当隆重,说明占卜已成了决定国家大事得严肃得政治活动。而随着占卜意识得迅猛滋长,日益成为先民们推断世界得主要方式,也就不断促成甲骨卜辞数量得增殖。由此可见,甲骨文作为一种文字符号在当时宗教活动中得特别作用,它就是沟通人与神得重要媒介,就是先人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