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教学与实践改革电工学教学与实践改革 【摘要】主要介绍了对电工学教学与实践进行改革的三个方面内容,并对改革应用情况及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 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三个方面 1、根据现代科技的进展方向,对《电工学》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与讨论,编写了新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及《电工与电路》实验指导书。围绕学院提出的“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特”办学目标,我们对《电工学》的课程内容和实验内容按现代高校办学方向进行了讨论与改革。 新的宽口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使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一再压缩。因此我们对比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考虑到原来的《电路分析》、《电工学》、《电气技术》三门课程在性质上都属于专业基础课,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复、相同或相关的章节,我们首先将以上三门课程合并为教育部专业目录中的《电工与电路》这一门课程。 其次,根据新的教学计划,编写了新的教学大纲。《电工与电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的必修课,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中所介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在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中也是必备的基础知识。考虑到它的基础性,对原来所讲三门课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着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要点及基本技能的教学,删除了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 由于《电工与电路》既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结合新编教学大纲对《电工与电路实验大纲》也进行了重新编制,并根据新编教学大纲编写了《电工与电路实验指导书》。旨在培育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要。 2、对教学进行改革,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为增多。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适应现代社会终身学习的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教学模式的转换。“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改变了过去主要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教学中突出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纳重点内容精讲,力争讲深讲透。面对学时数的一再压缩,而教学内容又增加的情况。为了在有限的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接受大的信息量。在教学上我们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弥补教学时数的紧缺。我们选择部分章节内容,并采纳被广泛应用的制作了教学课件。因为是一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