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五年建设规划(2025 年—2025 年)机电教研室2025 年 9 月 16 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进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25】35 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进展意见》(教高【2025】14 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25】16 号)等文件精神,实行标准化设计思路,在课程专家、行业专家、骨干老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仔细、细致研讨的基础上,特制定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现状本专业现有院级精品课程 2 门。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能力培育为主线,构建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整体框架,从培育目标培育模式、培育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招生就业等方面,对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进行科学性、标准性规定,更好地法律规范人才培育过程,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从能力、素养、知识三个维度开展育人工作,通过通识课程模块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职业能力与素养课程模块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进展能力;通过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增强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通过职业能力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达到培育能力过硬、素养优良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通过五年建设,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成省级重点专业,打造成内蒙地区的特色专业.三、专业建设(一)人才培育模式改革1、培育目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以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进展,面对建筑行业就业岗位,掌握建筑电气工程、自动控制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及专业技术,能从事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水电设备控制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2、人才培育模式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在相应岗位上所从事的都是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作业准入制度对职业资格证书有严格的要求。根据这一特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施 “工学结合 双证融通”的人才培育模式。“工学结合”就是在人才培育全过程,如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项目的选择、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实施等各个环节都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双证融通”就是根据岗位技能需要设置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将考取职业证书所需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并要求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课程建设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