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观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观_第1页
1/3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观_第2页
2/3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观_第3页
3/3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观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观本学期负责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瞬间又有了心理咨询师的感觉。结合本学期参加的心理培训和自己的读书感悟,浅谈一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教育观。心理健康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论基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的心理健康观即“动态心理平衡〞。一、传统心理健康观:没病就是健康我国常用的“病症自评量表 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它也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这种医学病理学导向的传统心理健康观及其测评,已经严重落后于现代健康观。现代健康观不仅要求无病,更要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应对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影响,这就为心理健康指明了方向。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被公众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1〕充分的平安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反社会标准的条件下,对个人的根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尽管界定不同,但可以从中提炼出三种心理健康层次。一是底线标准,即非病状态,二是较好的标准,即一个人能适应自身环境的种种变化,他就是健康的。三是理想标准,即心理健康的人表现出更理想的状态,比方负责的、成熟的、勤奋的、能够爱和被爱的、独立的、智能良好的、欢乐的、有成就的等,指向高效学习工作、生活和幸福指数的最正确状态。二、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观:动态心理平衡要义有四:其一,它是内心世界矛盾各方的对立和斗争。其二、这种矛盾运动促使矛盾各方子啊对立的过程中实现一定条件下的相对统一,从而到达临时的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将康的常态。其三、这种平衡不是正负两方面的折中妥协,而是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凸显正能量。其四,这种心理平衡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螺旋上升,促进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身心处于最正确状态、幸福感不断提升。三、积极心理健康观的思想根底:吸取古今中外精华“都要心理平衡〞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最早表达在孔子提出的中庸直之道。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