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立足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凤岗中心小学 赖秀英一、激发持久的阅读兴趣(一)、强化朗读,点燃激情“文章情铸成”,这就要求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和运用这个特点,通过朗读的训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在朗读中走进作者,把握文章的情感,深化理解作品的内涵,品味课文所揭示的人之美、物之美以及语言美,把对美的体验内化为审美的能力,让学生在韵味无穷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 这种方法既培育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教会了学生边读边思、读后再思、思后再读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彰显了审美情趣,语文课堂也具有了“文学味”。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往往同意接受,否则会出现排斥心理。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的学生,认识的字非常有限,根据低年级学生爱看电视、爱听故事的特点,鼓舞学生课外看动画故事片、儿童节目。利用每天的中午或作业整理的时间给学生讲《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课外书中的故事、听课外故事录音。动画片那生动的画面,老师那娓娓动听的话语,故事中那曲折的情节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等我们学会了拼音,认识了更多的汉字,我们就可以自己去读,自己去看书,书中会告诉你无穷无尽有趣的故事。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三)、利用教材,发掘趣味并积极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欢乐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 1、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如进行演讲赛、辩论会、朗读竞赛、说话竞赛、知识竞赛、写作竞赛等专题活动,在活动中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使学生在阅读的质和量上协调进展。开展“古诗朗诵会”、“童话化装表演会”、“文艺节目会演”、“小小读书讨论会”、“课本剧竞赛”、“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沟通读书心得和经验。2、密切配合使学生坚持读书。广阔老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在教学中要努力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