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产品做减法:你所认为的功能全面,仅仅是给用户徒增负担很多时候你所认为的功能齐全,往往导致的是产品臃肿,用户遭殃…… 当一个公司做到一定规模,产品做到足够成熟时,就会有多个产品经理负责一个产品,那每个产品经理分到自己的 KPI 之后就不断给产品加功能,加完之后再又不断改来改去,导致产品最后越来越臃肿,性能越来越差,最后遭殃的是用户。 最近在使用自己的 pc 客户端时越觉得界面太乱太复杂,从后台留言也看到不少用户有同样的声音。但产品似乎没改动,原因可能是改版是个比较大的任务,不属于 KPI 范围内,且不属于某一个产品经理职责,所以没人愿去管,去解决问题。 我个人比较崇尚简约,洁净。所以使用互联网产品也喜爱使用那些好用、简单、长得美的产品,不太喜爱有太多辅助功能的产品,觉得麻烦。以下是我对做产品简约和复杂的一些思考。一、关于复杂带来的干扰以及心理成本付出带来的效应 遇到按钮和入口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认为,多加一个反正也不会带来什么坏处,能够减少用户操作步骤,降低使用成本不挺好的嘛,你看,每天还有多少多少点击量呢。 表面上看似有道理,但按钮和入口一多,界面就复杂,就往往会给用户带来接受信息的心理压力,从而选择放弃继续操作,或者至少会感觉烦躁不安。其次,对于相同的功能在同一个界面出现多次,一些用户还可能会困惑:“这两个看似一样的按钮功能上会有什么区别吗?” 复杂不仅仅给用户带来干扰,也会给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带来干扰,不清楚核心功能是什么,越加越多。界面越来越乱。 用户心理成本的付出所产生的价值可能会远远大于其功能本身的价值甚至整个产品的价值。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心理压力与商品关系的例子,大概如下: 以前优衣库曾经出现过因为商品质量太好,用户的旧衣服怎么都穿不坏,影响更新换代率的问题,对于一个在日本本国做到年均人手两件的国民品牌,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后来优衣库开始在各个门店实行 CSR(社会企业责任)回收衣服项目,将衣服免费捐献给非洲、亚洲等落后地区,这就给用户更新换代的心理压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算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成功案例。 此外,像闲鱼、转转等二手平台最近几年的高速进展除了提高社会整体效率以外,或许在心理需求的满足上也提供了很大的价值。 其实,多一个按钮、多一个入口,这些都是网页设计时代的产物。我们一定还记得以前门户网站满屏的链接,那时我们对信息的猎取有极度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