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成就,但是“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全社会一起来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的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步伐,让农民小康实现全国人民的小康,以农村的现代化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任务“三农”问题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中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二是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是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五是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六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2.1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第1页共6页本规律所决定的。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演进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一步解第1页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是当前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过程中的长期任务。农村生产力发展关系农村社会全面建设,关系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关系新农村建设的的顺利开展,农村生产力发展不仅要求农村生产模式、组织关系要相适应,而且要成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关键地。2.2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农村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增加农民收入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因此要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集约、规模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增加农民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着力发展县城和重点镇,为农村转移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切实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抓好特色农业生产,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3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实践。我们一定要从维护好、实现好、第2页共6页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高度,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实现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保证;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