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参评教研成果 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的关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少教多学教学案例分析(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讨论 课题批准号:FHB110067) 作者:黄美琼职称:一级老师单位: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第一中学手机:邮箱:地址: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杯湖路 4号邮编:653103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的关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少教多学教学案例分析【主题描述】诵读是古诗文学习最重要的方式,只有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亲近文本,才能真正做到少教多学。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能忽视诵读这种教学方式。因为没有丰富的、熟练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就难以产生新的思维;没有丰富的、熟练的词汇就难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学的感受力、继承发扬优良的文化传,体悟民族文化的优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①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7—9 年级)对文言文阅读教学提出了简要而明确的要求:“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优秀诗文 80篇。”②这些都说明了诵读对于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叶圣陶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是靠学生读书读出来的。【案例描述】本节课使用的是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第十八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课时间为 2025 年 12 月 12 日上午第四节课,地点在玉溪红塔区大营街一中初三十班,执教者是云南师大实习老师彭吉,参加者为九年级十班全体学生。这是彭吉老师在顶岗实习的一节展示课。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时老师说:同学们,“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等了一两分钟后许多学生都表示不知道,没听过这句诗。接着老师解释这是杜甫对自己诗作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