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汇报 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预警体系简介 一、根本状况我盟自然草原面积 4551 万亩,草原不仅是兴安盟畜牧业进展的根底和宽阔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兴安盟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爱护屏障。加强草原爱护对维护我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进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盟的草原鼠虫害猜想预报工作,存在着鼠虫害常发区分布不匀称、受自然条件影响严峻、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差距大、监测任务重、从事猜想预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少、资金严峻缺乏等问题,为了切实做好草原鼠虫害的早期预警和中长期猜想预报工作,依据国家总站及自治区草原站的要求,结合我盟实际,盟草原工作站 2025 年开展草原鼠虫害预警体系建立,成立了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中心,建立了农牧民测报网络。测报网络掩盖全盟六个旗县市,设立 145 个观测区,确定农牧民测报员 145 人,旗县市级测报联络员 30 人,重点掌握面积 1630 万亩,包括草原蝗虫常发区、草地螟发生区、草原鼢鼠重点防治区、黄鼠重点防治区和长爪沙鼠发生区。二、预警体系特点1、在草原鼠虫害农牧民测报网络建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我盟所处的特别地理位置,分布区域地形简单等因素,在确立观测区时,每个测报点都经过外业实地勘察,尽量避开围栏、山沟、分水岭等地形因素对测报员观测的影响。观测区面积没有固定 10 万亩,而是在 7-17 万亩之间,主要取决于草场类型、植被特征和地形等因素。2、在测报员的选择上实行了以农牧民为主,嘎查领导和乡镇畜牧工作人员相结合的原则;并依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了旗县联络员和苏木负责人,苏木负责人主要负责所在苏木测报点的建立治理和测报员的调整;旗县联络员负责与农牧民测报员的沟通和联系, 准时、精确的把测报员上报的信息整理、核实、实地调查并上报给盟预警中心。3、145 个测报点统一编号,制作发放农牧民测报点牌匾、观测区示意图、工作职责和观测记录本等测报工具。苏木负责人负责发放测报点建立的相关物品,测报点上牌,观测区示意图、工作职责等在测报点内的统一摆放工作,以确保测报点的标准建立。4、为了进一步确保预报网络的正常有效运转,把农牧民猜想预报网络中每个环节进一步细化,做到责任明确,工作标准。明确了旗县联络员、农牧民测报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技术规程,制定了测报员奖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做到盟、旗、苏木、农牧民测报员的标准化治理。5、监测的内容在草原鼠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