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常用需防外渗药物及预防外渗与处理指引静脉治疗护理专科小组一、常用药物1、血管收缩药:多巴胺、间羟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 2、血管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浓氯化钠。3、高渗性药物:20%甘露醇、10%N S 、50%葡萄糖、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碳酸氢钠、3 L营养液.4、化疗药物:阿霉素、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长春碱类、氮芥、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二、静脉炎得定义及分级评估标准定义:局部静脉壁得化学炎性反应或局部静脉感染,沿静脉走向得条索状红线.静脉炎评估标准: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 N S)建议使用以下标准: 0 级-—无临床症状1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痛苦;水肿可以有可无,皮肤上未形成红线;皮肤下未能触及条索状物。2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痛苦;水肿可有可无,皮肤上形成红线;皮肤下未能触及条索状物。3 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痛苦;水肿可有可无,皮肤上形成红线,皮肤下能触及条索状物.三、药物外渗分期及临床表现药物外渗:就是指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导致引起渗漏性损伤得药物包括一些直接或间接地损伤静脉与周围组织,导致静脉炎或软组织损伤发生得药物,如细胞毒性药物、特别抗生素、心血管活性药物等.临床分三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静脉炎性反应期、组织坏死期。其表现为: 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得红线,局部肿痛。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药物外渗分级评估标准:0度:无任何临床症状Ⅰ 度:皮肤苍白,水肿范围得最大处直径小于2.5 厘米,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痛苦.Ⅱ 度:皮肤苍白,水肿范围得最大处直径在 2、5—15 厘米,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痛苦。Ⅲ 度: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得最大处直径大于 1 5厘米,皮肤发凉,轻度—中度痛苦,可能伴麻木感;Ⅳ 度: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漏,皮肤变色,有瘀斑、肿胀,较深得凹陷性水肿,水肿范围最大处直径大于 15 厘米,循环障碍,中度-重度痛苦。四、药物外渗得处理干预(一)、预防措施 1、在输注刺激性药物前一定要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得配合。选择比较粗直得血管,抢救病人时避开选择下肢静脉(循环差),化疗、抢救时应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多种药物同时用增加对血管得刺激,防止药物外渗。2、做到勤巡视注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