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圈养高产科学方法当前,随着各地圈养鸭生产的进展,饲养蛋鸭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为实现圈养蛋鸭生产的高产高效,通过实践与调查,现将圈养蛋鸭高产经验和措施介绍如下。 一、严格控制体重体重 变动是蛋鸭产蛋状况的晴雨表,因此观察蛋鸭体重变化,根据生长规律控制体重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一般要求开产日龄体重在 1.4~1.5 公斤范围内的应占 85%以上(要注意不同品种的标准体重有差异),为达到产前蛋鸭体质健壮、发育一致、骨骼硬结、羽毛着生完全、适时开产的蛋鸭,从育成鸭开始必须实行限饲。一般在产前鸭子的饲料质量不必过好,每公斤日粮中只要达到粗蛋白质 14%、代谢能 10.8~11.3 兆焦/公斤即可;不能喂得过饱,但须多供青饲料;料槽、水槽里量要充足,不可断、缺。开产以后的饲料供给要根据产蛋率、蛋重增减情况作相应的调整,最好每月抽样称测蛋鸭一次,使进入产蛋盛期的蛋鸭体重恒定在 1.45 公斤左右,以后稍有增加,至淘汰结束不超过 1.5 公斤。此期间,如体重突然增减,则显示饲养管理中出现了问题,应及时进行纠正。 二、随时掌握鸭群动态 重点是鸭子的吃、泄、产情况。一是对鸭群每日食量做到心中有数,一般产蛋鸭每日喂配合料 0.15 公斤左右,外加 0.05~0.15 公斤青绿饲料。如采食量减少,应分析原因、实行措施,假如连续 3 天采食量下降,第 4 天就会影响产蛋量。二是粪便的多少、形状、内容物、气味等也应该熟悉。如拉出的粪便全为白色,说明动物性饲料没被吸收。把粪便放在水中洗一下呈蓬松状,白的不多,显示出动物性饲料喂量适当。三是检查产蛋状况。早上捡蛋时要留心观察鸭舍内产蛋窝的分布情况,鸭子每天产蛋窝的多少一般有规律可寻,每天产蛋的个数和重量要心中有数,最好记录在册,并绘成图表与标准相对比,以便掌握鸭群的产蛋动向。另外对鸭蛋的形状、大小、蛋壳厚薄等情况都要进行细致的观察,一旦发现所产的蛋个小、蛋形长、壳薄或畸形蛋增多时,就要注意增加营养,及时添喂动物性饲料。 三、产蛋盛期的饲养技术 蛋鸭开产以后,要密切关注产蛋率、蛋重上升趋势,随之增加饲料喂量和饲喂次数,尽快将其推向产蛋高峰。当产蛋率达到 90%以上时,应提高饲料质量,增加日粮营养浓度,喂含 19%~20%蛋白质的配合料,并适当增喂颗粒型钙质和青饲料,此时蛋鸭用料可通过观察蛋鸭所排粪便、蛋重、产蛋时间、壳质、鸭身羽毛等变化进行增减。盛产期间保持产蛋率不变,蛋重每 8 枚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