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07~108 页例 3、例 4 及第 108~109 页相关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拨钟等活动,继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分=60 秒。2通过参加 1 时、1 秒的活动,体会 1 时、1 秒的长短,初步建构起 1 时、1 秒的时间观念。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探究 1 分等于 60 秒的形成过程。4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学习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老师、学生各 1 个实物时钟。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出示钟面。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2)说一说:1 时等于多少分?(3)汇报。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去读一首自己喜爱的儿歌,看看大约用了多长时间。谁来汇报一下你读的是什么儿歌,用了几分?(4) 同学们感受了 1 分的长短,那 1 时有多长呢?板书课题:1 时有多长。二、操作探究,建立 1 时的观念教学例 3。(1)说一说:1 时有多长?我们上 1 节课是 40 分,加上课前和课后两个课间休息,时间就正好是 1 时。(2)想一想,议一议:你知道生活中做哪些事情的时间大约是 1 时?学生充分表述。三、实践感知,建构 1 秒的时间观念教学例 4。(1)老师:我们拍皮球 1 分大约拍 60 下,那拍 1 下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呢?用什么时间单位恰当?老师:计量比 1 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2)听一听,说一说。① 老师:大家宁静后,听一听自己带来的时钟。② 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滴答声)老师指出:“时钟滴答 1 次是 1 秒。”(3)看一看,议一议。老师:秒针在钟面上走 1 小格就是 1 秒。分组观察钟面:① 秒针走 1 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② 当秒针走 1 圈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了多少格?思考: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沟通汇报自己的发现。板书:1 分=60 秒。老师:秒可用 s 表示。请学生跟读字母 s,并书写。(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时候要用到秒作单位?四、课堂练习,实践体验(1)完成教科书第 109 页第 4 题,填一填。(2)户外活动,完成第 108 页第 2 题,走 10 步大约用了几秒?(3)请同学们课后用 1 时帮助妈妈做家务,看看 1 时能做多少家务活,或向大人了解1 时大约能走多长的路,小汽车大约能行驶多远。五、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