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2025 —2025 学年第 1 学期期终考试硕士生《人工智能》试卷(开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开课学院 计算机学院 专业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一、论述题 (共 3 题,共计 36 分)1.简要论述统计学习理论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基本思想、主要特点及其局限性。与其它机器学习方法(特别是人工神经网络)相比,它的显著优点体现在哪几方面?(本题共计 12 分)2.简要论述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思想、主要优点及其局限性。试说明这两个算法对我们构造新的人工智能算法的启发意义。(本题共计 12 分)3.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与人工智能(AI)在其它领域的应用状况相比,当前的 AI 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讨论未见重大突破,处于相对低迷的困境。您认为这种观点有道理否?若有道理,则您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要在 AI 讨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应着重从那些方面着手?您如何看待 AI 的未来进展趋势?请说明理由。(本题共计 12分)二、分析题 (共 1 题,共计 24 分)作为对 Dempster-Shafer 证据理论的质疑,模糊数学的创始人 L. A. Zadeh曾经提出如下“悖论”: 一宗谋杀案,有 3 个嫌疑对象 Peter, Paul, Mary,即识别框架 = {Peter, Paul, Mary},两个目击证人 W1, W2 分别提供了 2 个高度冲突的证据 m1(), m2()。利用 Dempster 规则对这两个证据进行组合,结果认定 Paul 是凶手,如表 1 所示。针对 Zadel“悖论”,主要有如下 2 种解决方案:(1)P. Smets 提出的解决方法不是进行归一化,而是把组合结果中关于证据冲突的基本概率赋值 BPA 归入空集,且 m()表示真正凶手在当前 3 个嫌疑对象之外的信度。采纳这种无归一化组合规则的证据组合结果如表 2 所示。(2)有人提出了一种证据折扣解决方案:采纳一个系数(0 1)对证据进行折扣,即对A且 A,m’(A)= m(A),m’() = m()+1- 。取=0.99时所得到的结果如表 3 所示。表 1 Zadel“悖论”m1()m2()m12()Peter0.990.000.00Paul0.010.011.00Mary0.000.990.00表 2 无归一化解决方案m1()m2()m12()Peter0.990.000.0000Paul0.010.010.0001Mary0.000.990.00000.010.010.9999表 3 证据折扣解决方案m1()m2()m12()Peter0.980.000.490Paul0.010.010.015Mary0.000.980.4900.010.0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