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训练方案范文精品源自地理科 一、教学内容与技术要点跳远的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局部组成,各局部的技术在跳远完整技术中是互相关联的。(一)助跑跳远的助跑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水平速度,并为快速积极的起跳作准备。助跑的开始姿势有两种:一种是从静止状态开始,类似〞站立式〞起跑姿势,两脚可前后或左右开立,从静止状态开始助跑,第一步的步幅和速度要力求稳定,这有利于步点的正确性。加一种是从行进间开始,先走或慢跑几点踏上起点,而后开始加速跑。2.加速跑的方法起跑后的加速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加速,从助跑一开始就用力跑,步频快,用逐步增加步长提高速度。用这种方法可较快取得高速度,助跑距离较短;另一种是逐步加速的方法,与一般加速跑相似,开始步频较慢,在逐步加大步长的同时提高步频。它的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程竞赛均匀,助跑距离较长。采纳何种方法助跑,可根据个人习惯而定。但不管采纳哪种方法,都要在起跳前获得高速度,并有助于正确踏板和起跳。跳远的助跑速度是获得优良成绩的关键之一,同时与踏跳时的腾空速度密切相关。优秀运发动起跳前的速度可到达每 10~10.7 米。男子助跑的距离一般为 35~45 米,约跑 18~22 步;女子助跑的距离一般为 30~35 米,约跑 16~18 步。一般大学生身体素养和踏跳较差,因此,助跑距离和步数应视个人情况适当减少。丈量步点一般采纳从踏板开始反方向跑的方法,在跑至一定步数时踏跳跃起,踏跳点就是助跑起点,然后向沙坑方向助跑,校正步点。正确的踏板是取得优良成绩必不可少的,也是助跑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在丈量步点时,可在最后 6~8 步的地方设立第二标志点,以利于正确踏板。这几步助跑一般同学为了踏上板往往成心拉大或缩小步长,这会破坏助跑的节奏,影响速度的发挥和起跑的效果。在测试或竞赛时,助跑的距离要根据跑道的性质、硬度、气候和个人身心状况等进行调整。(二)起跳起跳的主要任务是使身体按适当的腾起角(一般为 18゜~24゜)腾起。腾起的初速度越大,越有可能取得优良成绩。优秀运发动的腾起初速度可达 9.2~9.6 米/秒,身体重心腾起高度可达 50~75 厘米。起跳过程可分着地、蹬伸和摆动三局部。起跳是高速助跑的情况下完成的,在助跑的最后一步就准备起跳,为了加快起跳速度,起跳腿的大腿在前摆时抬得比短跑时低些,要积极下压,几乎是伸直腿快速着板。着地时起跳脚先以脚跟触及地面,并迅速转为全脚掌支撑。起跳脚着地时,起跳腿与地面的夹角大约为 65゜~70゜。起跳脚的着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