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多项措施 推动基层平台建设实行多项措施 推动基层平台建设200 年以来,红河州将基层工作平台法律规范化建设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资金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州 142 个乡镇和 107 个社区全面建立了统一、法律规范、高效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200 年至今,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开展,红河州进一步实行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平台存在的实际问题,推动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服务模式 根据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社区工作站相对集中办公的原则,将地理位置相近,但工作任务不平衡的几个相邻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整合为一个综合工作站,使有限的人力资源、资金、资产得以充分利用。这一措施实施后,各片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办公环境明显改善,人员专职化程度大大加强,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平台建设 在资金投入方面,州级财政每年给予每个街道劳动保障所工作经费补助 1 万元,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补助 2 万元,资金从财政专户历年积累的再就业资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中调剂解决。201X 年以来,共投入补助资金 376 万元,同时拨付平台建设专项资金近 1000 万元,用于支持全州 13 个县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办公场地改造、洗煤滤布购置电脑等办公设施以及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有效地解决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中的资金匮乏问题。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以来,试点县市又先后投入 18.2 万元,支持试点社区开展创建工作。有了资金保障,试点社区平台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加强改善,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8 个试点社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就业率达80%以上。 三、统一编制管理,稳定人员队伍 为加强基层平台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队伍稳定性,劳动保障部门对基层平台实行垂直管理方式,将劳动保障事务所人员编制全部划到县(市)劳动保障局,统一调配,实行公务员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规定标准以实际人数核拨。目前,全州乡镇劳动保障所录用公务员编制的专职工作人员 218 人,每个社区聘用劳动保障协管员 1-2 人,大的社区达到 3 人,共聘用协管员 162 人。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养 为建立一支政策水平高滤布、业务能力强,能够知民情、解民意的队伍,州劳动保障局组织 135 个乡镇劳动保障所、105 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