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应拿起笔杆子领导干部应拿起笔杆子 一段时期以来,领导干部从事文学创作即官员写作,逐渐进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艺现象。其作品的数量由少积多,质量日益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堪称当代文学创作的一大亮点。特别是 2025 年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以诗集《向往温暖》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以来,领导干部的文学创作引起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 综观领导干部的优秀文学作品,既有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洞悉人生至理的小说,也有或以怀古述往启迪今人、或借他山之石镜鉴当下、或寻幽览胜而有所兴寄的散文;既有昂扬正气、催人奋进的报告文学,也有造型造境、言情言理的诗词。这些文学创作从现实生活的深处走来,糅合着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表达,把优美的艺术形式与深刻的社会思想冶于一炉,呈现出十分鲜亮的特点。 首先,文化视野较为开阔。领导干部的身份决定了官员写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于专业作家们,这种特定的生活历练、专业背景以及相应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其创作具有阔大的文化视野这一鲜亮特点。一是能够以象见意、才识并举地体现出强烈的人间情怀。如马凯的《减字木兰花·千年交替夜》:“暮云送日,一页翻过千岁史。朝旭惊宵,几缕迎来世纪交。花开花败,尽阅沧桑天未改。钟抑钟扬,再换人间路且长。”作品不仅具有耐人寻味的韵律和美感,而且最为可贵的是并不流连驻足于文字构成的光与色,而且能够由博返约、举重若轻地表现出一种高于常人的豪迈气概与远见卓识。而李东东的词赋创作,在文学性与历史性融通中,涵摄各路信息,凝聚了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时代的深化思考。“威武之师,百炼成钢。摧锋陷阵,拔关夺隘,悲歌慷慨,龙血玄黄。曾挽国之危难,曾拯民于倒悬,脚踏祖国大地,背负民族希望。风云开合,壮士请缨,生当人杰,死亦国殇。”(《八一赋》)二是呈现出大叙事的品行。往往能够从厚重的历史背景生发开来,从而使作品获得了鲜亮的时代性与厚重的历史感。“天地沧桑皆尘土,世上何人称不朽?不朽二字是精神,独把不朽留与君。”这是唐双宁在抒情诗《周总理逝世三十周年祭》中的句子,这首诗始终把强烈的个人的情感灌注在诗行当中,艺术地解读历史,文情并茂,折射出朴素的理性思考,使我们得以走进历史深处,与作者的心灵一起律动。田聪慧的散文《妈妈的心》深情地回忆了与母亲一起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寄予了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拳拳的感恩之心,在作者充满浓浓温情与淡淡忧伤的文字背后,在浸透着怀念与感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