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黎族船型屋:活化传承“非遗”之难

黎族船型屋:活化传承“非遗”之难_第1页
1/3
黎族船型屋:活化传承“非遗”之难_第2页
2/3
黎族船型屋:活化传承“非遗”之难_第3页
3/3
黎族船型屋:活化传承“非遗”之难黎族船型屋:活化传承“非遗”之难 笔者第一次见到符华燕的时候,这个 23 岁的黎族姑娘正在村子里的空地上熟练地用耙翻动木薯。在她的身后,则是一座座用茅草和泥巴搭建起来的房子,因为看起来像一艘艘倒扣的船,这些茅草房也被叫作船型屋。 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形式,也被称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其营造技艺于 2025 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符华燕所在的海南省东方市白查村,则是目前整个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黎族船型屋村落。就在一年前,这里还刚刚入选了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不过,眼下的白查村看起来更像是一处专门用来拍摄影视作品的取景地――能在村中见到的,除了三两个劳作的村民和几只游荡的小猪,就只剩下间或自驾车前来的游客,整个村子显得空空荡荡。 “光有房子没有意义。必须得有生活气息,这里才有生机。”一个刘姓游客摇着头对笔者说。他是在一本台历上发现这个村子的,但大老远驱车前来见到的景象让他略感失望。在他看来,村子的“活化传承”远比保护要来得重要,应让“非遗”这一古老的艺术标本在今日焕发出新光彩,使其成为活态民俗代代传承下去。 一个好消息是,白查村的“活化传承”已经被提上日程。其中一项将要在今年实施的政策是,已经搬到新村的村民假如重新搬回白查村,那么就可以得到一台电视机和每月 300 元的补贴。 重修船型屋 符华燕和其他白查村村民们眼下所住的新村位于距老村一公里开外的地方。一条从省道通向老村的小路从新村中穿过,道路两旁则是整齐排列的砖瓦房,和古朴的船型屋相比显得“现代”不少。 白查村村委会主任符林忠的家就坐落在小路边,和新村里大部分的砖瓦房一样,被分成 3 间的房子不仅建有宽大的门廊,还刷了白色的墙漆,单从外观来看,已经没有了船型屋所散发出的那种少数民族气息。只有一些从老宅带回来的器具,比如皮藤凳,向外人传递着关于房主人的少量信息。 符林忠告诉笔者,自从搬到新村之后,老村那边就自然不再打理,此前都已经完全破败。笔者眼下所看到的船型屋其实都是刚刚修整一新的,每修好一间房子就可以拿到相应的补贴。 负责相关事项的东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黄扬琼告诉笔者,这些船型屋原本因为无人照看已经破烂不堪,中心组织村民花了 3 个多月的时间才修完,补贴则分 3 次发放,最终的数额根据具体的验收情况来定。 “不能漏雨、要够大、要有船型屋的特点。不能搞汉族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黎族船型屋:活化传承“非遗”之难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