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动静脉穿刺及神经阻滞湖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 杨金凤一、超声技术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 20,000 赫兹(Hz),人耳听不到的声波。超声成像和雷达相似, 脉冲在人体内传播, 在其通过的不同断面上产生反射波。超声波在人体的传播速度 1500m/s,明显慢于 X 线 3x108 m/的速度,这意味着超声仪的电子回路可以根据回声往返行程的时间分辨出人体不同深度的反射波,因此超声仪可以利用反射的声波重建人体组织图像,反射(回声)能够被超声探头收集,反射的信号经放大处理后显示在数字显示器上。超声探头(换能器)中的压电晶体可以用来发射和接受声波,常用的材料是压电陶瓷如钛酸钡、锆钛酸铅、聚丙二氟乙烯(PVDF)。医用超声仪的声波频率为 1-20MHz,声强为 0.01-200mW/cm2 ,在该范围内超声对人体细胞无害。组织回声:一般高回声结构(骨、肌腱、外周神经)显示为“亮”的图像,而低回声结构(血管、脂肪)显示为“暗”的图像。频率:高频超声分辨率高而穿透力低,低频超声分辨率低而高穿透力高,位置较浅的神经如肌间沟、腋路臂丛频率为10-13MHZ,位置较深的神经如坐骨神经、腰丛频率为3-5MHZ,大部分神经阻滞一般选用5-10MHZ探头就能取得良好的分辨力和穿透性。多普勒效应:医用超声系统根据多普勒效应对血管内血液是流向或远离探头使用不同的颜色标记(红色标记并不代表动脉血, 而蓝色标记并不一定代表静脉血)。探头:有两种类型-线阵型和扇型, 前者压电晶体平行排列显示矩阵形、不变形的图像,在操作时根据长轴与短轴而显示不同的声像。后者晶体沿扇形换能器表面同心排列显示扇形图像, 其显示范围比前者稍大。二、超声引导动静脉穿刺置管 目前超声主要用于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桡动脉穿刺置管等。 优势:具有更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准确定位血管位置,及时发现血管位置变异以及血管内是否有血栓,避开误入动脉、反复穿刺以及盲目穿刺,降低误穿动脉、气胸、血肿、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随时确定导管位置是否正确、深度是否恰当;减少困难穿刺患者操作时间(尤其对小儿、肥胖、水肿、低血压、脱水等患者);提高一针到位率、总成功率。指征:试穿次数≥3;试穿部位≥1;试穿时间≥3min;试穿后形成颈部血肿;试穿后导丝、导管置入困难;体征≤10kg 或体重指数>35;凝血功能异常;急诊抢救、危重症(缺氧、低血压、低血容量);床旁教学。操作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