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概况概况长沙,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的美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1998年又率先成为全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长沙,又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曾有“革命摇篮”的赞誉。黄兴、蔡锷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以及后来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等都在长沙度过了“风华正茂”的“峥嵘岁月”,勾画了中国革命的雄伟蓝图。当代总理朱容基生于斯、长于斯。这里,从秦汉到明代,或为封藩立国之都,或为郡、州、路、府设治之所。清初,成为省垣;清末,是维新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五四运动后,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活动的发祥地之一。现在,是湖南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金融、信息中心。改革开放的大潮,揭开了这座城市向现代化迈进的崭新一页。长沙,我国南方这座漂亮的古城,历尽五十年的沧桑巨变,二十载的改革开放,正处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期。今日的长沙,正在改革中进展,在开放中尽泻风流。居民生活长沙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所达到的水平应该讲是比较高的,2001 年达到 8704 元/人,在 35 市中排 12 位,排位比 1997 年上升 2 位,远高出长沙市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位。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工资性收入,工薪阶层仍然是城镇劳动者的主体。与长沙市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01 年排 22 位)不同的是长沙市的平均工资在全国范围内来讲属偏上水平,2001 年长沙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 12265 元/人,在全国 35 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中(以下称 35 市)中列 16 位,排位比 1997 年同类指标(职工平均工资)上升 8 位。比长沙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的城市基本上都是诸如广州、大连、深圳这样的沿海开放、发达城市,长沙市的平均工资虽与这些经济发达城市有差距,但远不象经济总量、财政收支那样遥不可及。近年来,长沙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2001 年增长幅度达 21.00%,在全国高居第 5 位,假如与 1997 年的全部职工平均工资相比,2001年工资收入几近翻番,这种态势在全国来讲也比较少见。结合近年来物价的低位运行状况,可以讲,工资的有效增长是长沙市近年来经济进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体现,假如长沙市的整体经济进展势头能够得到保持,职工收入还会有所突破。近三年来,长沙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