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拟建工程概况㈠、拟建项目概述根据蚌埠市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蚌埠市城市开发有限公司拟新建进园路(蚌埠学院东门—拟规划大明文化产业园)的道路工程。本道路工程南自拟规划大明文化产业园始,北至蚌埠学院东门止,道路全长约 3500 米,道路总体呈南~北方向分布。设计路面宽度约为 20 米。受蚌埠市城市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本次道路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我院承担。㈡、勘察阶段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根据《市政工程勘察法律规范》CJJ56-94,道路类型属城市道路次干路,沿线场地类别为Ⅱ类,勘探孔的间距按<100 米布设,共布置勘探孔 45 个。设计勘探孔深度为 3.0~5.0 米,判定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的勘探孔深度为20.0 米(或进入风化壳)。勘探孔平面位置详见《勘探孔平面位置图》。㈢、测量体系本次勘察工作各勘探孔孔口高程测量的高程系统为 1956 年黄海高程系,座标系统为 1954 年北京座标系。各勘探孔孔口标高的测量由汤和路上的 19.37 米高程点引测计算。各孔的高程均为勘探施工期间的高程。二、勘察目的及任务、勘察方法、执行标准㈠、勘察目的、任务1、查明道路沿线的地质、地貌、地层结构特征、各类土层的性质、空间分布,划分道路沿线地貌单元.2、查明道路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进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措施的建议和必要的防治工程设计参数。3、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判定环境水和土对道路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论证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4、查明道路沿线的暗埋的河、湖、沟、坑的分布范围、埋深及覆盖层的岩土工程特性。5、查明道路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划分土质路基的干湿类型。6、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稳定性进行评价。7、提供地基土各层的物理、力学性指标及各岩土层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8、通过本次勘察工作,对道路沿线的岩土工程特征提出评价及建议,为设计及施工提供岩土勘察资料。㈡、勘察方法本次勘察的外业钻探设备为 1 台 SH30-2 型工程钻机、1 台 G-1 型汽车工程钻机,取土器为厚壁敞口式取土器,重锤少击法取土,土试样质量等级达Ⅱ级标准。本次勘察采纳钻探取样、室内土工试验和水质分析等手段相结合的勘察方法。㈢、执行标准1、工程勘察合同;2、《市政工程勘察法律规范》CJJ56-94; 3、《城市道路设计法律规范》CJJ37-90; 4、《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