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钢桁架焊接方案4.13.1 钢桁架安装中焊接技术要求 焊接是保证校正结果和桁架质量的重要手段,尤其要仔细做好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的控制。4.13.1.1 间隙处理 通过工厂预拼装,严格控制焊缝间隙在法律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允许偏差以内,假如在安装中仍有间隙过大或过小情况时,对于安装调整后间隙大于 18mm 的焊口,在加设宽垫板之后,在靠近母材一侧的坡口内进行焊接补肉达到 6-9mm 的根部间隙后,将焊缝打磨平整并进行 UT 探伤,合格后再焊接。对于间隙过小,3mm 以下的焊口,采纳氧-乙炔火焰切割或气刨的方式,修整出标准坡口,保证间隙在 6-9mm 范围内,而后加设工艺垫板。对于喇叭口接头,进行不均匀的补肉,使之间隙达到均匀状态。为了验证焊接补肉的可行性,我们要进行根部间隙为 15-30mm(呈喇叭口状,下小上大)、50mm 厚 Q345B 钢板的立焊工艺评定,试件的抗拉强度和冷弯性能均达到 JB 4708-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标准要求。4.13.1.2 焊接顺序 桁架地面拼装时焊接顺序为先焊接上下弦之间的两端立杆,再焊接上下弦之间的中部立杆,最后焊接斜杆;单元桁架高空组对时先焊接上下弦杆,再焊接斜杆;每个焊口的先后顺序是“先立、再仰、后平”,且立焊采纳 2 名焊工对称焊接,尽量采纳相同的焊接电流和速度,使焊缝能够均匀收缩。 对于同一杆件应先焊接一端,冷却后焊接另一端,即焊接每一个杆件的第一个焊缝时让变形处于自由状态下,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量。 一条焊缝应先立焊后仰平,立焊时对称焊接,并在平仰焊缝两侧实施刚性固定,待焊缝冷却到常温后,再进行仰焊和平焊; 活口收缝时,可以适当实行反变形措施即用千斤顶对构件施加外力反变形,同时焊接过程中采纳“加圆钢固定”,“退焊”和“锤击”“焊后加热焊缝”等工艺措施,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 在焊接过程中,随时进行过程观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焊接顺序或作出特别处理,杜绝焊后桁架尺寸或位置超标现象。 在焊接过程中注意积累焊缝的收缩量值和变化规律。4.13.1.3 焊接变形控制 为了防止产生过大的焊接变形,并尽可能减少焊接应力,须遵循以下要求: 焊接时严格根据规定的焊接顺序施焊; 尽可能对称施焊,使产生的变形均匀,直线分布,不产生弯转; 除了焊接前进行预热(100-120℃)处理外,在焊缝焊接完成后应立即对焊缝表面重新进行加热(100-120℃),加热后采纳石棉布将焊缝盖起,使之缓慢冷却。起到释放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