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家上市公司去年融资 4.3 万亿 中石化 9300 亿居首50 家上市公司去年融资 4.3 万亿 中石化 9300 亿居首 社会金融资源的良好分配是保证整个经济体有效运行的前提。但就现状而言,金融资源分配不合理,正在成为阻碍经济良性进展的毒瘤。 一个十分直接的表现是,体制落后、效率低下的央企和大型国企成为了金融资源优先分配的对象,而更具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或其他类型企业,在社会金融资源的分配体制中却没有话语权。 《投资者报》讨论院的数据统计显示,2025 年度 A 股上市公司累计融资金额达 8.2 万亿元,其中融资总额最高的 50 家企业的融资金额总计 4.27 万亿元,占全部 A 股上市公司融资总额的 52%。而这50 家企业中,央企高达 37 家,占比 74%,另有地方国企 6 家,而真正意义上的民营上市公司只有 2 家。(见 P38) 国企到底有多凶狠? 仅融资额最高的中国石化(600028.SH)这一家公司在 2025 年的融资总额就达到 9300 亿元,占到全部 A 股上市公司总融资额的11%,占 50 强企业融资总额的 22%。 信贷融资占比 80%居主导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的统计数据来自现金流量表的实际发生额,而非期末余额,也就是说,我们统计的是上市公司在 2025 年实际发生的累计融资额。 在全部 A 股公司总额为 8.2 万亿元的融资额中,通过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最大,达到 66780 亿元,占比 81%;其次为发债融资,融资额为 10505 亿元;最少的是证券市场融资,融资额为 4941 亿元。 假如把视线向前追溯,从 2025 年至 2025 年,全部 A 股上市公司的融资总额分别为 6.2 万亿元、6.8 万亿元和 8.2 万亿元。每年融资金额的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信贷。 这一特点在融资总额前 50 名企业中也同样有所体现。它们的信贷融资金额为 34244 亿元,占 4.27 万亿元融资总额的 80%;而股权融资金额为 1654 亿元,债券融资金额为 6811 亿元。 究其原因,一方面,对于央企以及其他类型的企业来说,信贷融资远比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容易得多;另一方面,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国内证券市场已经基本丧失了融资功能。 中国石化发债最多 2025 年,中国石化融资总额达到 9300 亿元,是融资金额最大的民营企业三一重工的近 30 倍。 同时,仅中国石化一家公司的融资总额就占全部 2000 余家上市公司融资总额的 11%。 追溯过往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石化 2025 年发债 210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