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地测量手段进行滑坡体监测,一直被广泛采纳,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随着 GPS 技术的迅速进展,测绘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 GPS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程建设中,同时国内外专家学者讨论表明:应用 IGS 精密星历和最新版本的 GAMIT 高精度 GPS 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数据,中短边相对中误差优于 1.4×10-7,长边相对中误差优于 1.8×10-9,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水平重量优于2mm,可以满足测量控制及滑坡监测精度的要求,而高程监测可直接使用通过网平差获得地高精度的大地高差。另外通过大量实践证实,GPS 内符合精度一般可达 1~2ppm,采纳适当的计算方法求得高程异常后,计算为我国所用的正常高与水准测量结果的不符值,平原地区在 3~20mm,山区约为 10~50mm。目前 GPS 水准可以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工勘院测绘工程大队利用已购置 GPS设备,对正继续进行监测的李家峡Ⅲ-2 滑坡进行了监测讨论,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为后续作业提供了依据。 1GPS 测量及基本方法 GPS 是 70 年代早期在原导航系统基础上进展产生的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进行全方位实时导航、定位系统。GPS 测量是通过接收系统跟踪 GPS 卫星连续不断传送到地球上的电磁波,从而猎取接受机天线位置(经度、纬度、大地高及三维坐标)。为了猎取较高的基线精度,通常采纳载波相位测量。 GPS 测量精度主要由设备和所用方法决定,此外与所用卫星数目及几何形态(DOP 因子)、接受机质量及天线安装系统、电离层反射波、对流层反射波延迟、以及星历(描述卫星位置的轨道参数信息)、后处理软件等因素有关。GPS 测量较传统测量方法主要优点为: (1)观测站之间无须通视,不要求控制网保障良好的几何结构,从而使点位选择灵活。 (2)观测时间短。短基线(20km 左右)快速定位,其观测时间仅需数分钟。 (3)可全天候作业,定位精度高。许多资料表明,在短基线(基线小于 20km)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 1~2×10-6。 (4)提供三维坐标。 (5)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它的唯一不足是目前接收机价格相对较高;接收机天线必须满足可视天空要求。 2GPS 在滑坡监测中的实施 2.1 基准点(网)的选择和坐标测定 众所周知,变形分析是建立在多次重复测量的基础上,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基准,由于采纳的基准不同,相应的变形位移量表示也不会相同。通常为了使问题简单化,选择固定基准。对于大型滑坡体监测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基准,布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