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M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前言大多数没接触过 GTM 施工的技术人员,都对基怀着一种神奇感。其实 GTM 路面并不复杂,实质上它只是利用了一种我们以前没见过的试验仪进行配合比设计,然后采纳一定的施工工艺形成路面成品的过程。某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底面层 AC—25C、中面层 AC—20C 和表面层AC—13C 型沥青混合料均采纳了 GTM 原理进行设计和施工。二、原材料选择GTM 路面介于悬浮密实和嵌锁结构之间,加之压实设备吨位较大,所以对原材料的要求很高。对于沥青材料,可以通过厂家选择和加强检测的方法成功控制其质量。以往的工程告诉我们,最头疼的是各种矿料的质量控制。为此,指挥部专门下发了《路面工程原材料质量管理办法》,在料源选择、合格供应商确定、质量检验、违规责任等方面实现了制度化。并制造性的提出了要求材料供应商“集中生产、单独存放、检验合格、方可发货”,实践证明该措施是十分有效的,避开了施工单位盲目采购、供货单位以次充好的现象。三、配合比设计1、主要设计参数:(1)、设计压强为 0.8Mpa指 GTM 进行试验时设定的垂直压强,也就是模拟汽车轮胎气压。(2)、旋转剪切系数(Gyratory Shear Factor,简称 GSF)>1.03指混合料剪切强度与理论剪应力的比值,由 GTM 试验机直接测定并输出。(3)、旋转稳定值(Gyratory Stability Index,简称 GSI)≤1.05指混合料试验成型过程中,最大角应变与最小角应变的比值,是表征材料是否出现塑性的指标,也是由 GTM 试验机直接测定并输出。(4)、平衡状态指 GTM 试验时,每旋转压实 100 次试件密度变化率为 0.016g/cm3时的状态,出现了该状态,即可认为混合料已压实。2、GTM 配合比设计过程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1)、对试验用的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测,确定没有不合格材料。(2)、筛分矿料,根据设计级配确定各种矿料比例。(3)、根据 0.3%(表面层设计时可缩小为 0.2%)的间隔,设定4 种油石比。(4)、进行石油沥青 100℃、135℃、175℃的粘度试验,以粘度为(0.17±0.02)Pa.s 时的温度作为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范围;以粘度为(0.28±0.03)Pa.s 时的温度作为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的压实成型温度范围。改性沥青拌和、成型温度应比其基质沥青确定的温度高 10℃。(5)按某一油石比拌制沥青混合料,装入钢模,在 GTM 试验试验机上进行旋转压实,制件数量般为 2—3 个,并对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