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T 17—92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样规则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的内容、方法、条件及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橡胶、人造革、纤维等制成的汽车零件和汽车金属件。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线、轮胎、防振橡胶、空气弹簧等零部件。2 引用标准 GB 250 染色牢度褪色样卡 GB 2410 透亮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 2941 橡胶试样停放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刻 GB 3511 橡胶大气老化试验方法 GB 3681 塑料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GB 9754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 漆膜元 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 9277.2 色漆涂层老化的评判第二部分起泡等级的评定 GB 9277.3 色漆涂层老化的评判第三部分生锈等级的评定 GB 9277.4 色漆涂层老化的评判第四部分开裂等级的评定 GB 9277.5 色漆涂层老化的评判第五部分剥落等级的评定 GB 1767 漆膜耐候性测定法3 术语3.1 耐候性:试样在日光、臭氧、雨雪、湿度、温度等自然气候条件下抗击老化的能力。3.2 耐光性:试样表面在光的作用下,对老化的抗击性。3.3 老化:试样暴露于自然或人工环境条件下,性能随时刻变坏的现象。3.4 曝露面:试样直截了当与日光、臭氧、雨雪等接触的表面。3.5 有效面:零部件在工作中起作用的表面。 a.使用状态下直截了当可见的表面, b.由于表面状况变化直截了当阻碍零部件性能的表面。3.6 标准样件:在规定条件下储存的作为定期观看与对比用的样件。3.7 退色:试样在试验过程中,颜料色度、亮度变化及其他组分劣化造成的变色。3.8 接触污染:不同材料接触中相互作用产生的变化。3.9 污垢:空气中有害气体、有机物等粘附或渗透到曝露面上,且不能除去的污迹。3.10 剥落:试样表面防护膜或粘接部分脱落或膨胀。 例: ES 2、IG 3 见表 2 和表 3。3.12 光照量:曝露面同意日光的照耀量,用 kcal/cm2 表示。3.13 光泽度:以 60°镜面光泽度区分如下 无光 20%以下 半光 20~80% 有光 20%以上3.14 试样:按试验目的预备的零件或试片。3.15 直截了当曝晒试验:试样直截了当置于日照、风雨等自然环境中,表面涂层随时间变化产生老化程度的试验。3.16 隔玻璃曝晒试验:试样置于玻璃板覆盖的试验箱内曝晒,检查其随时刻变化产生老化程度的试验。3.17 遮挡曝晒试验: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