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修辞手法讨论《世说新语》包含了众多的俗语、口语,从广义、狭义的修辞来看,都具有相当的讨论价值。而目前此领域还处于开拓阶段。笔者将以修辞手法为切入点讨论《世说新语》的修辞。《世说新语》对前代修辞手法有继承,也有创新。笔者将从继承和创新这两个角度来讨论《世说新语》的修辞手法:本文整体上分为两章:第一章《世说新语》常用修辞手法讨论,本章主要讨论比方、用典、对比等常用的传统修辞手法。1.《世说新语》的比方辞格精彩纷呈,广泛使用了明喻、隐喻、借喻、博喻、类似较喻、通篇比体等多种类型,基本具备现代汉语意义上的相应辞格。它们继承了先秦同质相喻的特征,发扬了“比德说”,借比方的魅力阐释了令人神往的魏晋风度。2.用典是《世说新语》修辞的重镇,《世说新语》所使用的典故主要集中在儒家、道家的经典中,因为儒家、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大厦的两大支柱,虽然魏晋士人醉心“三玄”、膺服老庄,却改变不了他们儒学的人生底色。从功用角度来看,它们可以分为证言式、代言式、衬言式、代名式、框架相似等五类,每一类又包含几种不同的类别,其中,代言式、代名式种类最多,多具有创意。用典符合中国“征圣、宗经”的传统,并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3.对比是《世说新语》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因为《世说新语》保留了汉末的人物品鉴制度的痕迹,像“识鉴”、“品藻”、“赏誉”等品目就是鲜亮的标志。《世说新语》几乎每一则或多或少地运用了对比思维和对比修辞手法。《世说新语》修辞可以分为一重对比、两重对比、三重对比等,其中一重对比灵活多变,既有正面对比,又有侧面对比、纵向对比。《世说新语》在对比中突出了人物的风采,一见人物的高下。第二章《世说新语》特别修辞手法讨论,本章重在讨论双关、倒反、比附、诡谐等创新型修辞手法。1.双关修辞手法,主要集中在“排调”品目中,用来戏谑对方,使用了谐音双关、语意双关等后人常用的方式。《世说新语》还独创了一种特别双关—谐音双关+比方,综合了比方和双关的优点,别具一格。2.倒反分为倒辞和反语。其中反语运用的比较多,有讽刺性和非讽刺性反语两类。讽刺性反语多用于对大是大非问题的批判,有两个经典案例均见于“方正”品目,它们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当世两大枭雄—桓温柔王敦。非讽刺性反语,是减少摩擦的润滑剂,用于化解尴尬。3.《世说新语》喜爱以今人比论古人或时人,或时人互相比论,笔者认为这种行为也属于修辞手法,称为比附。比附的优点在于能够借助已知人物想象未知人物,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