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527de2-9fd6-48db-95e7-0d779faf4d68.doc1、劳动力动员计划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和进度计划的要求,计划进入现场的劳动力为:平均人数 602人 / 月 ,高峰人数 828 人 / 月 。根据承诺的工期,我公司将合理安排劳动力,按期、保质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劳动力计划详见“劳力投入计划表”。2、人员培训和资格确认2.1 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厂里的安全教育、法规法纪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2.2 劳动人事管理部门根据工程所需岗位的要求,选择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的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编制培训计划并安排实施。2.3 特别工种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作业。(1)电焊工应持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合格证,经业主和监理部门确认,并只能承担其合格项目的施工。(2)无损检测人员应持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并经业主和监理单位确认。(3)司机应持有交通部门颁发的车辆驾驶执照。(4)特别作业工种(如电焊工、气焊工、电工、起重工等)应持有地方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特别工作安全上岗证。2.4 各级管理人员应持有相应级别的资质证书。2.5 施工作业人员应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作业内容、岗位责任。2.6 施工作业前,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了解并掌握工程内容、技术要点、施工方法、操作要领、质量标准以及影响质量和安全的因素及其对策措施。3、劳动力管理3.1 进入现场各专业公司的劳动力接受项目经理部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3.2 项目经理部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工程量、施工网络计划、进度控制点、编制《劳动力计划》及施工单位《劳动力进点通知单》,包括劳动人数、工种、技术要求、进点时间等。3.3 各个专业工程公司根据通知要求,组织劳动力进点,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组织施工。3.4 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需要统筹安排现场的劳力,本着需则进,完则退的原则,现场不留闲人,杜绝人为的窝工现象,做到均衡生产。各专业公司的劳动力动态计划应报项目部,现场管理人员及劳动力的进出应报项目部审批。3.5 项目经理部施工部和各专业公司对劳动力的自然状况应分别建卡造册,工时消耗有详细记录,劳动力的余缺应提前有对策措施。3.6 各专业工程公司制定工资考核分配细则,报项目经理审批。施工现场的生产用工均采纳劳动定额考核工效,施工人员的工资分配均以完成劳动定额和工作质量为依据,实行定额计件、计奖工资制。3.7 计奖工资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质量奖。3.8 进入现场的各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