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中西美食到中西园林

从中西美食到中西园林_第1页
1/7
从中西美食到中西园林_第2页
2/7
从中西美食到中西园林_第3页
3/7
从中西美食到中西园林在一档介绍欧洲美食的电视节目中,一道精致的西点让笔者联想到这个西方国家的传统园林,进而意外地发现:园林与美食,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事物,当置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来比较,竟然能得出惊人的关联度。 分与和 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亦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和造园艺术之中。 西菜中除少数汤菜以多种荤素原料集锅而熬之外(罗宋汤),正菜中通常是各种原料分而治之,鱼就是鱼,鸡就是鸡,蜗牛就是蜗牛,牡蛎就是牡蛎。那地道的西菜,常是一块肉排佐以两枚土豆、三片番茄、四叶生菜,彼此虽共处一盘,却互不干扰;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胡椒粉、柠檬汁,也都是现吃现加;在食仪上,西方奉行分餐制,而且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中分而治之理念与其饮食文化如出辙,其园林的组成要素之间互为分离,路归路,树归树,水池归水池,花园归花园,即使绣边花坛装饰的美轮美奂,大面积林园修剪成复杂的迷宫,也只是呈几何形态的各自为政。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西方规则式园林根据建筑的构图原则来规划园林,建筑物本身是封闭的,无须敞开和同园林相互渗透。这种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就象其正菜中牛排与配菜的关系,一主一副,各自为政,互为分离。 中国人则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医学上主张”气和”,我们更希望国家”政通人和”,中华烹调的核心就是”五味调和”。中华美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渗透,水乳交融。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 中国美食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天人合一”的境界亦是其独树一帜,倍受推崇的缘由之一。中式园林中的建筑,无论性质功能,数量多寡,都力求与山、水、花木三个造园要素有机结合,而且园林化的建筑被打散形体,随高就低,造园家通过高超的建筑构图技巧、与草木山石的组织技巧以及大量游廊、漏窗、洞门的运用,使建筑与湖石、池水、花草树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人工与自然之美高度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法律规范与随性 西方人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其”沙拉”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中西美食到中西园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