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试运行报告XX县区“8.30”地震震损水库黑泥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运行管理报告黑泥田水库管理站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1101工程概况:黑泥田水库位于XX县区绿水乡境内,属金沙江水系城河支流绿水河上游,是一座一座年调节水库,蓄水、防洪、灌溉,具有综合效益的小(二)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73km2,总库容60万m3,有效灌面400亩。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205m,最大坝高28.3m,放水隧洞建于大坝右侧,长109m,斜拉闸放水,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为开敞式宽顶堰。大坝于1971年修建,大坝坝内坡自1977年起产生多次内滑坡。在2008年8月30日下午16:30分,XX县区黎溪区鱼鮓乡咩嘟咕村发生的里氏6.1级地震中受损,在空库情况下,仍发生右坝肩横向开裂(裂缝宽8mm,深1-2m)、右坝内侧出现长20m纵向裂缝(缝宽5mm,深1-2m)、右坝内坡出现三条长度在5-10m,缝宽2-5mm,深1-2m的横向裂缝以及管理房被震损等危害,因此经省、州、县三级专家会诊,按照国家定级标准定为次高危险情水库。地震后,2008年9月,我局委托水利勘测设计队编制了《XX县区黑泥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书》,20XX年4月,州水利局以凉水发[20XX]62号下达了批复,同意设计方案,批复总投资279.44万元。二、1101水库除险加固情况(一)批复主要建设内容1、开挖左右坝肩裂缝,并分层夯实回填;2、整治内滑坡,前坝坡砼预制块护坡,后坝坡框格草皮护坡;3、扩宽衬砌溢洪道;第1页共5页4、整治放水隧洞出口陡槽段;5、增设水位和雨量观测设施;(二)工程完成情况XX县区水利局于20XX年8月30日以“会水[20XX]字第73号《XX县区水利局关于申请XX县区2008年度震损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工令的请示》”上报州水利局。20XX年9月9日凉山州水利局以“凉水发[20XX]164号《凉山州水利局关于XX县区‘8.30’地震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的批复》”同意18座小型震损水库工程开工。本工程已按设计批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1、完成对坝体裂缝分层开挖夯实回填;2、完成坝顶1m高的防浪墙,高程达到1839.40m;3、放缓前坝坡已完成,砂砾回填,坝脚干砌石镇脚,前坡坡混凝土预制板护坡均按设计完成;4、后坝坡m7.5浆砌块石框格护坡、排水系统已完成;5、溢洪道已按设计整治,原放水涵洞已封堵,新建管理房已完成;三、水库管理单位情况该水库始建于70年代建成蓄水运行。属小型蓄供水工程,水库建成后一直由黎溪区代管。1994年8月按XX县区人民政府(1994)字85号文精神,黑泥田水库归口XX县区水利局管理并成立黑泥田水库灌区管理站,此后黑泥田水库归口管理站管理至今。四、工程运行情况黑泥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XX年9月6日开工,至20XX年12月25日完工,工程各项指标达到设计标准,竣工验收正在进行中。1、黑泥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结束后,水库的运行管理、观测工作由黑泥田水库管理站进行具体管理,水库的观测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大坝日常和定期不定期巡查观测、水库大坝由黑泥田水库管理站安排人员每天进行定时和不定时进行观测检查。(2)水库管理站设有雨量站一处,水库水位标尺一处,管第2页共5页理站每天对水库水位以及降雨量进行观测记录,观测运行工作正常。2、工程已发挥的效益、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黑泥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批复内容全面完成,工程质量合格,水库病害已消除,工程已投入正常使用,目前已可以发挥综合效益。通过对大坝迎水坡护坡的改造,坝脚的加固,背水坡的防护,提高了大坝的安全系数,彻底治理了内滑坡;通过对溢洪道的整治,使溢洪道过水能力大大提高,可确保标准洪水的正常通过。通过整治后,病害已消除,提高了水库的安全性能,保证了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整治后,水库蓄水能力大大提高,减少了当地用水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水库蓄水能力提高后,在保证灌区农作物正常用水的前提下,还可以向满足附近的厂矿企业用水,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五、水库建设管理和防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建议1、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水费难收,管理防洪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