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与公路绿化对环境影响分析公路建设与公路绿化对环境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公路建设与公路绿化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时通过与国外公路环境保护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今后的进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建设 公路绿化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中图分类号:S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障,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进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进展,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公路运输对环境的污染及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根据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实行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阔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公路建设 公路是建筑在地壳表面、供车辆行驶的线形建筑物,它裸露于自然,供各种车辆或行人通行。因公路是一种线形建筑物,它必将对其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破坏原有的地质、水文、植被等原有平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沿线的气候及生态环境。 1.1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1 工程毁林占地对植被的破坏 毁林占地是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我国公路建设多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地貌类型一般属于低山丘陵和平原,沿线多以农田为主,少数路段穿越山林及村庄。路面所征用的土地将永久性地改变土地使用功能,地表覆盖性质发生变化,原有的植被被永久清除。穿越村庄所占用的居民住宅与企业,重新安置需占用新的土地,使中国长期存在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同时也破坏了新土地上的生态平衡。此外,还有施工场地、临时道路、材料堆场、临时取土等临时占地,将破坏原有土壤和植被,使区域内地表裸露增加,对环境的稳定性下降,对风力、水力作用的敏感性增强,容易发生生态恶化。公路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植被破坏,而植被的减少将影响区域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 1.1.2 工程施工对植被的破坏 各种施工活动包括土石方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平整、施工机械活动、材料堆放、临时营地都会破坏地表植被。其中,土石方的开挖由于破坏了地表土层,只留下坚硬的岩石,植被难以恢复。其他地表活动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