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引起病理反应的过程称为【 】A.外源性感染 B.感染 C.传染 D.显性感染 E.隐性感染2.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称为【 】A.显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内源性感染 D.外源性感染 E.恶性感染3.埋伏期长,发病呈渐行式,最后以死亡而告终的感染称为【 】A.良性感染 B.恶性感染 C.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D.慢病毒感染 E.显性感染4.属于慢病毒感染的病是【 】A.日本乙型脑炎 B.狂犬病 C.疯牛病 D.伪狂犬病 E.禽流感5.患传染病耐过的动物【 】A.可再次发病 B.终身不发病 C.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病D.与其他病混合发生 E.与其他病继发6.属于传染源的是【 】A.病畜 B.污染有细菌、病毒的圈舍 C.用具D.饲养员 E.污染的饲料饮水7.外表健康,但经过病原学检测为阳性的动物,该动物是【 】A.可凝健康动物 B.假定健康动物 C.传染源 D.病畜 E.带毒带菌动物8.属于垂直传播的是【 】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播 C.经过产道 D.经过饲料和饮水 E.经过用具9.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无抵抗力的动物称为【 】A.易发病动物 B.耐过的动物 C.易感动物D.易死亡动物 E.可凝健康动物10.病死率是指【 】A.发病死亡数与动物总数之比 B.发病死亡数与发病数之比C.发病死亡数与最后存活数之比 D.发病死亡数与整个地区动物数之比 E.发病死亡数与疫区易感动物数之比11.根据传染病发生的季节,发病史,发病动物的日龄、种类等进行的【 】A.临床诊断 B.病理剖解诊断 C.实验室诊断D.流行病学诊断 E.分子生物学诊断12.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A.重视预访 B.重视治疗 C.在隔条件下治疗D.发病后扑杀 E.预防为主,防重于治13.利用各种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的诊断称为【 】A.检疫 B.隔离 C.封锁 D.临床诊断 E.实验室诊断1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动物防疫不包括【 】A.动物的检疫 B.动物疫病的控制 C.动物疫病的讨论D.动物疫病的预防 E.动物产品的检疫15.承担动物疫病监测的官方机构为【 】A.卫生主管部门 B.兽医主管部门 C.动物卫生监督机构D.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E.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16.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当实行的措施不包括【 】A.对疫点进行严格消毒 B.扑杀疫区内所有动物 C.销毁被扑杀的染疫动物 D.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E.对受威胁区未感染动物实施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