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液采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法律规范并发症 1:感染预防及处理法律规范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穿刺时怀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穿刺点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无菌敷料。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开在有皮肤感染的部位穿刺3.拔除穿刺针时,压迫时间不少于 5 分钟。。5.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并发症 2:皮下血肿预防及处理法律规范1.掌握动脉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缓进入,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避开在一个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起动脉痉挛,增加对动脉的损伤度,造成出血不止。2.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别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 3 一5 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 10 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开动脉穿刺。4.血肿发生后可采纳局部湿、热敷,24 小时内采纳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利于止血;24 小时后采纳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予 50 %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使血肿消退,痛苦减轻。5.血肿形成 24 小时后,可采纳灯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使患者痛苦减轻,感到舒适。6.内服、外用活血、化淤的中药,以消除血肿。并发症 3: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挠神经损伤预防及处理法律规范1.同血肿的预防及处理。2.尽快给患者止痛,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者用利多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好,必要时可以反复给药;也可以肌肉注射止痛药,如曲马多等。3.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感觉、运动情况,如肢体双侧温差在 3 ℃ 以上,皮肤颜色苍白,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及时请骨科医生作适当处理。必要时手术。4.假如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筋膜间室压力测定(正常值为:0 一 8 mmHg ) ,当筋膜间室压力大于 30mmHg 时应报告医生实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张术,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并发症 4:假性动脉瘤形成预防及处理法律规范1.避开在同一部位重复穿刺,以免局部疤痕形成后,使皮肤弹性降低而出血。2.对出血部位的护理:穿刺后如动脉有少量出血时,可采纳无菌敷料按压出血部位,并用胶布加压、固定,并随时观察出血情况。3.患者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形成,应嘱其穿宽松、软质面的鞋,以防瘤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4.做好宣教工作:行动脉穿刺后可采纳温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