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新机遇自 2025 年起,中国经济无论是在宏观经济、本市场还是科技创新领域,都出现了更明显的积极信号——中国经济的新机遇中国经济长期的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是从以要素投入拉动的增长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增长。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峻,目前全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 21%,已达到国际标准界定的中度老龄化社会。在经济结构方面,我国居民消费在 G 党 P 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 20 余个百分点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的失衡。此外,国际地缘和外贸环境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很清楚这样的挑战并积极应对,尤其是 2024 年 9 月以来,政策方向进一步确认和加码。自2025 年起,中国经济,无论是在宏观经济、本市场还是科技创新领域,都出现了更明显的积极信号。那么,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在哪里?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市场新空间——出海第一个发展机遇与我国外部环境紧密相关。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开始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从 1978年到 2021 年,我们积极吸引外在国内投建厂,并开始出口产品。这一时期可概括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出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我们向国外学习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各种标准。这一阶段可总结为中国产品的出海,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2008 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和本出海,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自 2023 年起,中国的企业和产能全面出海,这标志着中国经济首次全面出海。这一阶段呈现出新的特征:第一,中国经济已成为一艘巨轮,制造业在全球占比已达到三分之一,对外直接投的全球占比达到 12%。当中国经济这艘巨轮遇到全球化的巨浪时,将碰撞出什么样的机遇?借用一部热门电视剧的台词来形容:“风浪越大,鱼越大。”第二,在新形势下,我们见证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转变。我国企业不仅开始对外投建厂,而且沿着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向上攀升,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技术上的全球领先地位,甚至开始制定行业标准。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为代表的新三样产业中,我国遥遥领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拉动了中国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首位。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市场连续八年保持第一,而三一重工在海外建立了灯塔工厂,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首个海外智能制造基地。第三,全球外贸环境日趋复杂,世界各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