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 年济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上,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切都为宗教改革制造了条件。……16 世纪 20 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德;在瑞士,加尔文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到 16 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和天主教是针锋相对的。——《鳌江论坛》(1)依据材料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因信称义”与天主教的“针锋相对”之处,并指出这一思想的进步意义。解析:第(1)问材料主要从政治“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两方面阐述了宗教改革背景,概括即可;第(2)问天主教强调因行称义,人得救要靠教皇和教会,而因信称义,则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进步意义主要是动摇天主教会地位,促进资本主义进展等方面。答案:(1)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2)不同之处:天主教宣扬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而新教宣扬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意义: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2.(2025 年长春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加尔文认为教会不可能救世赎罪,上帝早已预定了一切。得救与否由上帝决定,最重要的不是因信称义,而是坚持圣洁的生活。加尔文鼓舞经商致富、放贷取利,认为正当的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根据维基百科摘编材料二 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强调:灵魂得到挽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挽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