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_第1页
1/5
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_第2页
2/5
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_第3页
3/5
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的施工力学行为讨论 针对城市地铁新建隧道近接既有民房桩基的工程情况,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施工力学行为讨论。讨论结果表明,近接桩基施工将引起新建隧道自身结构特别是与既有桩基近接一侧边墙,有不利的受力状况和变形特征。因此,需要实行加固措施,以确保隧道自身结构以及近接建筑物的安全。本文讨论对城市地铁隧道的近接施工,有一定参考价值。 近年,由于土地价格上扬,城市土地用地不足等, 重叠隧道工程等建设中遇到了相类似的问题,给设计城市急剧向郊区扩大,土地高度利用化,而近接既有地和施工带来了极大难题。下结构物进行近接施工的工程,大量涌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主要的问题是施工中对既有结构物的影响问题以及自身近距离施工时的影响问题。概括讲, 如何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是地下建筑物在近距离条件下施工的核心问题。这一新动向和新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地下工程界和岩土工程界甚至包括地铁承包商在内的广泛重视。在日本,已将近距离条件下地下结构施工定义为“ 近接施工影响问题”[ 1 ] , 并且给以高度重视。在我国,随着近年来城市地铁交通事业飞速进展,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一号线、广州地铁二号线以及目前在建的深圳地铁一期近期的近接工程与过去的比较,不仅工程规模大, 而且与既有地下结构物的间隔距离更小,例如,在建的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天虹—岗厦区间隧道,在左线里程 CK6 + 784. 155 处,与民房桩基近接距离仅为 0. 31 m , 如图 1 所示。可见,近接施工影响问题已变得非常严重。 为了确保近接施工中,新建盾构隧道自身结构的安全稳定,以及施工期间对既有结构物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本文将针对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天虹—岗厦盾构区间隧道与民房桩基相互近接的施工力学行为, 从整体上包括新建盾构隧道、近接桩基以及上至地表环境,进行数值模拟讨论。1 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工程地质描述,天虹—岗厦区间地处宽阶地、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稍有起伏。工程勘测范围内自上而下围岩组成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 Q4ml (由粉质粘土的素填土组成) 、冲积层 Qal4 ,(由淤泥质粉质粘 3 土组成) 、第四系残积层 Qel 、及下伏燕山期花岗岩 r5 (由砂质粘性土及全风化花岗岩组成) 。从整体上看, 本区段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无明显不良地层,围岩分类为 I~ II 类。2 盾构隧道近接既有地下桩结构的空间计算2. 1 建模情况(1) 最不利工况确定 根据设计施工图资料,可确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