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下农民增收的路径讨论城镇化下农民增收的路径讨论 摘 要: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之一。当前,特别是中东部地区,农村经济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效益低等因素影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是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以福州市仓山区为讨论对象,通过统计调查数据对该区第一产业进展和农户收入二者现状分析,探讨城镇化下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农经济;农民增收;农业进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25)03005502 近年来,福州市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努力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福州市下辖 5 个城区和 8 个县(市),全市城镇化率为 64.75%,五城区城镇化水平为 97.04%。本文以福州市五城区之一的仓山区为背景,就如何提高当地农民持续增收展开探讨。 福州市仓山区位于城区南部,辖闽江入海口处整个南台岛,面积 142 平方公里,下辖 5 个乡镇、102 个行政村。2025 年全区户籍人口 48.4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8.22 万人,占人口总数 37.61%。现有农村抽样调查住户 50 户,分布在全区 5 个乡镇的 5 个行政村。 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福州市仓山区统计局相关的年鉴及调查资料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来源。调查数据客观反映了仓山区农业经济进展及受调查农户的收支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福州市仓山区第一产业经济进展现状 1.1 第一产业总量逐年下滑,进展后劲极为乏力 2025 年,福州市仓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24.97 亿元,比增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89 亿元,比减 09%。三次产业比重为0.89∶56.36∶42.75,从三次产业贡献率及拉动情况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007%,影响 GDP001 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为该区经济进展的带动作用正日益退化。见图 1: 图 1 仓山区主要年份第一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趋势图 1.2 第一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渔牧业为辅 “十一五”期间,仓山区第一产业以牧业为重;至 2025 年,牧业逐渐消弱,农业在第一产业中占主导。见图 2: 图 2 仓山区主要年份农业总产值 2025 年,农业占第一产业总产值 54.69%,农业生产以蔬菜为主,占农业产值 79.59%;其次是盆景园艺,占 1602%;水果占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