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论文一、当代中国建筑中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建筑是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物质体现。不同阶段的建筑不仅拥有区别于其他时期建筑的特点,而且是对不同社会阶段文化特征及品质的诠释中国的传统建筑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及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独特风格,例如万里长城及天坛都是本土传统建筑文化的很好诠释。浓厚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推动建筑的快速进步,同时建筑又是对文化的宣扬和体现,两者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然而当下的建筑创作对这一点却没有较好的认识,随着当代建筑文化内涵的匮乏,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日渐失去了其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精神特质的匮乏建筑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我国本土的传统建筑创作理念以”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为根基。建筑的人文思想与精神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有着具体的体现。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当代设计师对西方等外来文化思想的盲目崇拜,我国独有的优秀文化与精神内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体现,从而在西方文化思潮与本土传统文化的对抗中并没有完整地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和呈现出来。(二)地域文化性特征的欠缺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注重相应材料与结构的运用都应有不同的表现。我国传统建筑的布局与结构都体现着地域的文化特征,但是随着现代建筑形式的冲击,城市建筑的同质化使得地域文化特征逐渐弱化。(三)历史文化的遗失传统建筑的历史相貌随着时间的推动已日渐模糊,当下我们如何继承灿烂的建筑文化、较好地保存传统建筑的历史面貌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建筑记载着我国的历史文明进程,即便是如今高度进展的科技也无法取代古人的思想智慧。二、国际建筑界对于中国建筑师的认可随着我国国家大剧院、CCTV 新办公大楼及鸟巢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设计的完成,中国的建筑进展引起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2025 年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王澍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标志着中国的建筑创作进展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肯定。在未来的城市建筑创作中,充分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不仅对中国、更对世界各个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土建筑师王澍的获奖,从侧面对我们透漏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我国城市建筑同质化日渐严重的今日,应该更好地处理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及精神内涵特质等相关的因素。三、建筑设计中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