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本政治的新论证

民本政治的新论证_第1页
1/15
民本政治的新论证_第2页
2/15
民本政治的新论证_第3页
3/15
民本政治的新论证——对《尊德义》的一种解读在排比了《尚书》、《国语》和《左传》中大量的文献材料后,梁启超在其《先秦政治 思想史》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周以前,民本主义极有力;西周之末尚然;东迁以后渐衰 ;至春秋末,几无复道此者。”[1] 应该说这一多少令人沮丧的描述只是针对现实中霸道政 治对王道政治的取代而言。在思想界,儒、墨、道等主要学术流派所秉持的政治理念均表现 出鲜亮的民本色彩或倾向。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法而进乎道,自然必须经 历一番基于现实境况而展开的理论思考和阐释。我认为,以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为主要 代表的儒学主流所致力者,即在于通过这样的努力促使民本主义的理念与原则重新成为现实 政治运作的基础。本文即拟在此思想脉胳中对郭店楚简《尊德义》加以解读。一为方便后面的讨论,先简单勾勒《尊德义》的论证理路或思想轮廓。该文本系综合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2]、裘锡圭整理《郭店楚墓竹简》[3]和廖名春先生未刊稿《〈尊德义〉释 文》而成。根据自己的理解所作调改则以括号标示。(1)尊德义,明乎民伦,可以为君。去忿戾,改忌胜,为人上者之务也。——开宗明义,以民为本为主,君为末为客。因为民之伦本于天道,故“为人上者”须“慎求之于己” ,“以至顺天常。”从君主角度论政,并不就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现代政治学或以权力运 作为研析对象,或以制度建构为讨论主题。而从人性的实现及生命的福祉与政治活动的关系 展开思辨,则是古典政治学的特征。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如此,《尊德义》亦如此。(2)赏与刑,祸福之基也,或前之者矣。爵位,所以信其然也。征侵,所以攻□也。 刑罚,所以□与也。杀戮,所以除害也。不由其道,不行。——肯定行政手段具有重要的功能,但强调,正因“不可亵刑而轻爵”,这一切必须以道作为其运作实施的根据。(3)仁为可亲也,义为可尊也,忠为可信也,学为可益也,教为可类也。教非改道也 ,教之也。学非改伦也。学己也。——仁、义、忠、学、教五者是以道为治的手段或 原则,所谓“以道为治,道亦术也。”此五者或为《非十二子》中荀子所指责的五行(仁、 义、礼、智、信)之所本。(4)禹以人道治其民,桀以人道乱其民。桀不易禹民而后乱之,汤不易桀民而后治之 。圣人之治民,民之道也。后稷之艺地,地之道也。莫不有道,人道为近。是以君子人道之 取先。——以历史事实说明人道的客观性。对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本政治的新论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