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一古堡河西走廊一古堡 地处河西走廊的民勒县三雷镇三陶村,有一座“小皇城”,原名瑞安堡,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地方保安团长王庆云(号瑞庭)的私人庄院,民国 27 年(1938)修建。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和许许多多的政治运动,整个建筑完好保存,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安堡坐北向南,有一堡门,内有两道大门。堡门和其内两道大门同在瑞安堡的中轴线上。瑞安堡南北长 90 米,东西宽 57 米,占地面积 5130 平方米。有大小院落 8 个,高脊瓦房 140 余间,还有一座三层小楼。堡墙高 10 米,上面有亭台楼阁 7 座。瑞安堡既是庄院住宅又是防备堡寨,整个建筑结构呈“一品当朝”字形,取一品当朝的意思。建筑形式呈“凤凰单展翅’,含有漂亮的凤凰展现美姿而不飞走的意思。瑞安堡建筑规模宏大,形体壮观,建筑优美,布局统一,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 瑞安堡前面有一棵与堡寨同龄的老槐树,好像随时迎接前来参观的游客。堡门高 3.6 米,宽 3.2 米,十分坚固。门前上方装有砸孔,一旦有人破门.就可以用已经准备好的石头等防备武器进行打击,也可以往下灌水。门洞深 8 米,上面呈半圆形。堡门上方有门楼,系三架前后廊,硬山顶。中间正面镶嵌着“瑞安堡”三个大字,背面写着瑞安堡落成赠言。 瑞安堡主要有前院、中院、后院和“月”字形院四大院落构成。进入堡门,就来到了前院。前院就是“一品当朝”的“一”字,建筑物很少。紧挨堡墙于大门西侧建平房,为雇工住房。西南角建马厩,内有一斜坡马道通至前门楼。前院东北角建草料棚。还有一些建筑是后来修缮是增加的。 过前院就到了二道门,二道门左右各设有一个小门,三个门一起好像是将瑞安堡分成前后两部分。建筑物重点在瑞安堡的后半部分。 穿过二道门,就来到了中院。中院由东、西两侧厢房和左右倒座围城一回廊四合院,为接客留客之用,这就是“品”字上的“口 ”。 过了中院就进入了三道门,三道门楼起二脊,前歇山,后盝顶,顶有天窗,东、西各设有一耳门,设计精致。对面墙上过去画着一幅“九猴夺印”油画,栩栩如生,远远看去真像是九只猴子正在抢夺玺印,“文化大革命”中油画被毁,现已改成别的壁画。穿过三道门,就是后院,后院中间有一排南北排列前后出廊的五间住房。中间有一过厅,北下为主人住房,南上为客房,这就是中西式客厅。中西式客厅将后院分成东、西两个小院。东小院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为九架前檐廊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