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堤王洲管涌抢险 一、险情概述 长江干堤王洲位于湖北省洪湖市,1998 年 7 月 19 日 8 时 40 分,外江水位 32.04m,王洲,桩号 495+595,距堤背水坡脚 25m 平台上发生管涌险情,孔径 1cm,9 时 10 分,孔径进展到 15cm,浑水带沙。出险处堤顶高程 34.60m,面宽 5m,堤内外坡比均为 1:3,临水平台高程 28.7m,宽 30m,背水平台高程 29.0m,宽 50m,堤内地面高程 28.0m 左右。出险处高程 28.0m。见图 31-1。图 31-1 王洲管涌示意图 二、抢险方法及效果 险情发生后,洪湖市防汛指挥部立即抢筑围井三级倒滤,围井外径4m,内径 2m,高 0.8m,内铺砂厚 0.25m、瓜米石 0.13m、分口石 0.13m,到 10时 30 分抢险完毕,险情初步得到缓解,出清水,出水量为 1.5~1.8t/h。省防指 19 日 16 时接到报告后,认为该险为重大险情,迅速制定了外截内导的抢险方案。并要求荆州市组织力量实施。20 时,外帮截渗开始,以桩号 495+595 为中心,上下游各延长 15m,外帮面宽 8m,高出水面 0.8m。到 20 日 12 时,外帮完成。20 日 4 时省防指又批复同意了大围堤施工方案,围堤顺堤长 40m,相应桩号 495+575~495+615,垂直堤线方向宽 45m,围堤周长 170m,围堤底宽 3m,面宽 0.8m,高 1.7m,围堤内蓄水深 1.5m。处理后险情基本稳定,控制出清水,出水量维持在 2.8~3.0t/h。 三、险情变化及抢护 由于外江持续高水位,该险情一直没有完全稳定,现按时间顺序分述如下。 7 月 28 日 12 时 15 分。外江水位 33.68m,反压水位 28.6m,倒滤堆顶尖下陷约 4cm,立即加铺瓜米石、砂,出水量 2.82t/h。16 时出水带微量砂,除掉倒滤堆项部 O.2m,换上土工织物布,上铺 0.1m 瓜米、0.1m 卵石,倒滤堆高0.8m,处理后出清水,出水量 3.6t/h,反压水位 28.8m。 8 月 1 日 11 时,土工织物布边带微少细砂流出,换掉土工织物布,加三级倒滤料,粗砂 0.2m、瓜米石 0.2m、卵石 0.1m,处理后出清水,出水量3.6t/11,反压水位 28.8m。 8 月 7 日 11 时 30 分、出水带微量砂、加铺三级倒滤料后出清水,出水量 2.6t/11,反压水位 28.8m。 随着外江水位的下落,反压水位虽维持在 28.8m,但出水量却逐渐减小。8 月 11 日 18 时,出水量 3t/h;8 月 13 日 11 时 50 分,出水量 2.3t/h;8 月 19日 23 时,出水量 2t/h;8 月 25 日 18 时,因滤堆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