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君实验步骤1.采血:抽取初治(初始抗病毒治疗)之前 CHB、CHC 患者外周静脉血 6ml,注入肝素抗凝管中,轻轻摇匀。2.稀释:室温下加入等体积的 PBS,轻轻吹打混匀。3.加样:取 50ml 离心管,吸取 6ml 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于离心管中,(Ficoll 与稀释前血液的体积比为 1:1),管倾斜 45°,将稀释后的血液在 Ficoll 液面上方约 1cm 处沿管壁缓慢加至 Ficoll上面.4.离心:18-20℃,2000rpm,30min,离心后从管底至液面分四层,依次为红细胞和粒细胞层、分层液层、单个核细胞层、血浆层。5.回收:将移液管直接插入云雾层(或者先吸去上层的血浆),轻轻吸出云雾层,放入新的离心管中.6.洗涤:加入至少于 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积 3 倍的PBS,18—20℃,2000rpm,10min,两次.7.细胞计数:弃上清,加 1ml RPMI-1640 培育基(含 10%胎牛血清),吹打混匀,制备成 PBMC 细胞悬液。① 专用仪器测定:吸取一定量的 PBMC 细胞悬液于 EP 管中,取等量 2%台盼蓝,吹打混匀后吸取 1 滴进行细胞浓度测定。② 血细胞计数板:取一滴 PBMC 悬液与一滴 2%台盼蓝染液混匀后加于血细胞计数板中,在显微镜下计数 4 大格内细胞总数。细胞数/ml=4 个大方格细胞总数/4×104×2(稀释倍数)8。细胞培育:细胞计数后调整细胞浓度为 2×105/ml 培育基,加于 6 孔板或 24 孔板中进行培育。(我们通常是培育过夜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9.干扰素处理:加入 500IU/ml(培育基的终浓度)的 α-IFN(干扰素),同时设对比组,时间为 8 小时。(家族性乙肝、丙肝患者中不准备抗病毒治疗者省去干扰素处理的步骤。10。细胞收集:将 6 孔板或 24 孔板中的培育基吸出弃掉,每孔加200ulTrizol,用移液枪将孔壁吹打数次后,将 Trizol 转入 EP 管中。11.细胞冻存:将收集的细胞放入—80℃冰箱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