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与环境一、知识结构这部分包括生命起源、生物进化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四个方面的内容。1.联系生物的组成物质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和生物进化的证据。2.掌握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规律,并能应用正确的理论去解释说明生物进化的现象。3.掌握有关生物与环境统一的理论、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并能据此对一些环保的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描述。二、例题解析例1分析内蒙草原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草原上大量的蝗虫与羊的关系是()(2)狼与羊的关系是()(3)无计划繁殖羊群反而减产,其原因是()(4)羊瘤胃中的微生物和羊的关系是()A.种内竞争B.寄生C.共生D.种间斗争E.捕食F.防御【解析】要解答本题需理解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中的有关概念,再联系实际通过分析,即可推导出答案为(1)D(2)E(3)A(4)C例2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性别比例D.年龄结构【解析】这是一道密切联系现实的题目,以人口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对种群知识的掌握情况。答案:D例3右图是以1900~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污染变化量为依据绘制的曲线,请回答:(1)导致自然资源迅速趋于枯竭的主要的原因是。(2)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3)导致一定时间内人均粮食迅速减少的原因是。(4)人口到一定时间也会减少,是由于。【解析】本题要求根据环保的图表,运用生态学的知识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答案:(1)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2)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不合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3)人口剧增,耕地减少,环境恶化(4)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不足。例4如图是测定某湖泊的能量流动的情况图解(单位:J·cm-2·a-1),请根据图解回答以下问题。例4图(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从第一到第二,从第二到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率依次是,其余的能量最终通过生物的散失。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D属于,其分解方式是。(4)假如A为一片草原,那么,最好使能量流向下列4种动物中的哪一种?。A.狼B.羊C.黄鼬D.虎(5)若A产生了60mol氧气,则其所固定的太阳能中,流入B体并可被利用的能量最多只有。A.1255kJB.2510kJC.2870kJD.5740kJ(6)若从生态因素角度考虑,存在于无机环境中的有毒物质经渠道,逐级浓缩。因此,营养级越高,生物个体数,受害。【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图像的判读、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推理能力,还涉及到简单的化学计算。答案:(1)464.6kJ.(2)13.5%、20%;呼吸作用;热能逐级递减单向的和不循环的。(3)分解者;有氧呼吸和发酵。(4)B(5)B(6)食物链;越少;越大(越严重)。三、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据推测,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物的代谢类型应是()A.自养厌氧型B.自养需氧型C.异养厌氧型D.异养需氧型2.胚胎学上的证据,不能解释的是()A.高等生物起源于单细胞生物B.脊椎动物和人都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C.人是从有尾的动物进化来的D.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3.同一生态系统中,竞争最激烈的是()A.蛙与昆虫B.狼与兔C.狮子和斑马D.野兔与田鼠4.多种海鱼一次产卵可达到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为成鱼的数量很少,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A.长期的遗传与变异的结果B.一种适应C.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D.适应的相对性5.单孔类动物只分布在澳洲,这是由于()A.单孔类动物起源于澳洲B.单孔类动物适于在南半球生活C.除澳洲外,其他地区的气候对单孔类动物生存不利D.澳洲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单孔类动物没有受到其他高等哺乳动物的排斥而得以保存6.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7.从天上飞来的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