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思政工作难题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头,是企业形象的窗口,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抓好项目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同步、科学、和谐发展,是企业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当前项目思想政治工作常见的现实问题1、以生产经营为重,思想政治工作出现淡化趋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施工企业具有的投入与产出特征的特定环境和背景下,企业在考核项目时往往把经济指标放在第一位。有的项目部为加快生产经营、加强成本控制、追求效益最大化,急功近利、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把更为有形的、更为直观的工作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有意无意中放松和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以致出现“一手硬、一手弱”,“重行政管理、轻文化建设”,“重施工生产、轻教育学习”,“重物资奖励、轻精神鼓励”等一边倒倾象。2、政工岗位设置健全,但政工人员素质有所滑坡。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对基层政工队伍的培育缺乏超前意识,项目政工干部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一方面兵改工过来的老同志文化程度不高、知识面不广、开拓创新性不强;另一方面新上任的年轻干部缺乏工作经验、缺少群众基础,工作“难作为。”二是有的单位把政工岗位作为照顾关系、安置干部的平台,大多“关系型”、“安置型”干部的业务能力有限,思想觉悟、政治素质不高,要么“无作为,”要么“乱作为。”三是有的政工干部把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服从、服务于企业经济建设”的要求片面地理解为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搞“附属工程”,就是当“配角”。工作缺乏主动性、开拓性,占着位置而无所作为。3、思想政治工作“个性”不足,形式高于实效。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科技、信息、文化的迅猛发展,施工企业形势、任务、环境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不断变化,一些难以预见、不可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面对新的挑战,有的项目仍然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照葫芦画瓢,以完成上级下达的第1页共6页政治任务为唯一目标,脱离基层具体实际抓政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无个性主张、无自身特色、无创新意义、无实际效果,表面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结果是劳民伤财,使思想政治工作陷入组织者难堪,行政领导难言,职工群众难受的窘境。4、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结合的不够好,思想政治工作尚未摆脱“说教”嫌疑。有的项目部要求员工吃苦奉献,却不努力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不考虑员工待遇报酬;要求员工关心、爱护企业,与企业荣辱与共、同心同德,却对员工的思想、情感、婚姻、家庭漠不关心;要求员工理解企业的难处,为企业分忧,却不能换位思考理解员工现实困难;要求员工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发展,却不能让员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等。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说教式”的工作方法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公信力。5、宣传教育覆盖面不广,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盲区”和“死角”。由于工学矛盾难以解决和一些领导人员片面的认为理论学习、思想教育、政策宣传、作风建设的对象是领导干部,与一线职工关系不大,使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浮在上面,停留在项目部本部。同时,企业的性质确定了施工队伍高度分散,集中组织、信息传达都有着现实的困难,人员的频繁变动也使思想政治工作计划难以统一实施,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这就使施工队和班组的一线人员较少能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气息和氛围,难以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和薰陶。有的甚至成为“理论文盲”、“政治文盲”和“信息文盲”。二、破解项目思想政治工作难题的对策1、把“两手抓、两手硬”真正体现在行动上。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无论什么时候情况下,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项目作为企业的基本单元,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产品的同时,注重打造好无形产品,即抓好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三个文明”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要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与施工生产相辅相成的关系,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鼓舞、感召与激励作用,调动全员生产积极性、主动性,把全员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第2页共6页到项目中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