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担保与反担保的区别与合同无效后果担保合同无效的后果主要是合同所设定的保证、抵押、质押或其他担保形式不发生担保效力,担保人还可能担当担保合同以外的其他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担当相应的责任。”《担保法》第五条其次款规定:“担保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依据其过错各自担当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些法律的规定,确认了无效担保合同的归责原则是实行了“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担当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的准则。按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状况下,才担当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担当民事责任。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无效担保合同的民事责任的性质属缔约过失责任,而缔约过失责任也正是以民法上以过错为原则而所要担当的民事责任。无效担保合同担保人的法律责任。担保合同无效时,只能产生缔约过失责任。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的有关规定,无效担保合同当事人的缔约过失责任范围的确定取决于债权人因担保合同无效所造成的损失、担保人和债权人对无效合同的过错程度等因素。依据《担保法解释》第七条“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担当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担当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和第八条“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担当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担当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的规定,无效担保合同担保人的法律责任应按如下情形处理: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1)主合同无效致使担保无效时担保人的责任,无论主合同的无效应归责于债权人还是债务人,还是双方都有过错,也无论无效的结果导致的是返还原物,还是赔偿损失,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都不应担当赔偿责任。(2)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时,债权人无过错的,因担保人的无效担保行为造成主合同债权人损失的,担保人应依据其过错与债务人担当连带赔偿责任。该种担保人担当连带赔偿责任的情形,主要是指债务人与担保人违反法律禁止性或强制性规定以及恶意串通哄骗债权人而缔结担保合同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还应留意的是,担保人对债权人的全部损失担当连带赔偿责任。因此,要严格把握该种情形连带责任的适用。(3)主合同无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明知主合同无效而仍旧为其供应担保的,因担保人的无效担保行为造成主合同债权人经济损失的,担保人担当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主合同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该种情形,要把握好担保人过错的内涵。此时担保人的过错,并非指担保人在主合同无效上的过错,而是指担保人明知主合同无效仍为之供应担保以及担保人明知主合同无效仍促使主合同成立或为主合同的签订作中介等缔约过错,这也正是担保人不能完全免责的缘由。(4)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时,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担当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主合同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不影响主合同的效力。但是,以供应担保作为主合同生效要件的,担保合同无效时,主合同应确认未生效。担保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担当相应的民事责任。无效担保合同的担保人在担当赔偿责任后,担保人是否享有追偿权?《担保法》第三十一条、第五十七条、第七十二条规定了担保人担当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而当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担保人不担当保证责任,而是担当因缔约过失的赔偿责任。为此,担保人担当赔偿第5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责任后,是否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