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摘要。县级综合医院是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面向基层人民群众,也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能够提升综合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本文通过对县级综合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存在普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其内部控制制度构成的重点内容以及加强的侧重点。关键词:县级综合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县级综合医院在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的医疗、预防、保健和科研健康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分析县级综合医院内部控制作用非常重要。一、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医院的工作流程分为。预算、资金、医疗业务、预防、科研教学、资产、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监督管理和政府预算宏观管理等控制。二、县级综合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控制环境基础薄弱1、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足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额不断提高,正处于逐步的转型发展时期,医院管理者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虽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认识不足,影响了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有待快速提高。2、组织结构不合理医院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在客观上依赖于各个管理科室的协调与配合。事实上,医院的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管理职能呈现出不稳定、不清晰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无法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相互协作,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协作机制。3、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第1页共5页内部控制人员在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不能达到内部控制基本要求。目前在医改方面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统一的框架和系统概念,对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也没有明确的操作性强的标准体系。县级医院作为一个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于一体的基层医疗机构,其内部控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二)控制程序需要完善1、授权审批制度需要加强完善目前县级综合医院的授权基本为一般授权审批。它能够控制医学不合理、不合法的经济业务的发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审批程序需要完善。在审批程序上现在一般的财务收支审批程序是先由业务经办人在原始凭证上签字确认后,由院长审批签字,再交给财务科主任审批签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这种审批程序均容易造成财务人员责任心的削弱,使会计控制监督作用得不到发挥。还有一种就是业务经办人签字后,由财务科负责人审批,最后由院长审批签字后,并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这种审批程序能够使会计控制的监督作用得到发挥,增强财务科负责人的责任心。2、资产管理追究责任力度差资产是医院正常经营的物质证,必须严格控制资产的购入、领用、报废等制度。在购入方面,对财产物资的购置有事前预算,入科帐务明晰,但是在盘点方面没有形成定期的清产盘点制度,清产期限、清产程序不明确;个别医院虽然有定期的清资盘点制度,通过清点能够发现问题,但只是对问题作出帐面的调整处理,对造成问题的原因及相关责任人员不进行责任追究,制度执行力不强,使工作人员没有责任,造成了医院资产流失,影响医院的正常经营。(三)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执行力度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体现在执行,而有些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主要原因是医院领导对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执行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或科室之间在内部控制方面没有相互协调配合意识,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执行力。导致有的医院内第2页共5页部控制制度失控,资产流失。(四)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现在许多医院通过实践,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是在制度的执行、监督方面存在力度差的问题,甚至有问题不处理,产生了例外。例外造成了制度的失衡。失衡的制度无人监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使一次次的例外形成惯例,导致人心的冷漠。三、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一)医疗业务医疗业务是医院的主要工作,患者作为医院的服务对象,医院的医疗设备及技术水平能否得到患者的认可,直接影响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低。先进的设备,高技术的人才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水平的核心工作。...